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微小病毒感染(微小病毒感染 )

別名:
人類微小病毒感染,人類細小病毒感染
傳染性:
有傳染性
治愈率:
70%
多發人群:
小兒,也有成人。
發病部位:
皮膚 全身 關節
典型症狀:
低燒 流鼻涕 咽痛 皮膚紫癜 關節痛
並發症:
貧血 心力衰竭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血液科 傳染科
治療方法:
中醫藥物治療、西醫藥物治療

微小病毒感染有哪些症狀?

微小病毒感染症狀

  在流行中可有20%無症狀感染者,潛伏期1~2 周。患者出現咽痛、輕咳、鼻炎等上感症狀,伴有全身不適、肌肉疼痛、低熱等全身症狀,有的患者僅持續2~3 天即好。此類患者多於流行區經病原學或免疫學檢查才能確診。此外,本病毒可引起以下幾種有不同臨床表現的疾病。

  1.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危象(erythrocyte aplastic crisis)

本病為HPV-B19 感染已有溶血性貧血的患者發生的疾病,多見於小兒。患者先有發熱(多為低到中度程度)、全身不適、倦怠、肌痛、頭痛、輕咳等症狀,2~3 天後,網狀紅細胞數開始減少,血紅蛋白下降,部分患者白細胞及血小板亦有輕度減少。血紅蛋白可減少20~50g/L,致使患者貧血症狀更加明顯:心悸、蒼白、無力,嚴重者需輸血。隨著病毒血症的消失、特異性抗體的產生,骨髓造血功能受到的抑製作用緩解,患者血象可於l 周後恢複到原來的水平,免疫功能缺損者可引起慢性骨髓功能低下而造成長期貧血。有1 名27 歲男性黑人,貧血已持續了13 年。另1 名27 個月的嬰兒,在1 年之中反複急性發作了3 次,再障危象經增強免疫功能治療後均可緩解。這種再障危象可以發生於鐮狀細胞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丙酮酸激酶缺乏症,以及遺傳性多核幼細胞症等。

  2.皮膚、血管受損性疾病

  (1)血管性紫癜(vascular purpura):

患者有小兒,也有成人。首先出現發熱、咽痛、流涕等,48h 後出現皮疹,其特征為血管性紫癜。先出現於四肢,後向軀幹、頸部甚至麵部擴展。紫癜持續數日即退,同時可伴有短期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部分患者伴有腹痛或大關節痛。組織學檢查有壞死性血管炎亦有非壞死性血管炎表現。

  (2)傳染性紅斑(erythema infectiosum):

本病亦稱第五病。1889 年Tschamer對此病已做過詳細描述。在世界各地曾有多次流行,直到1981 年才明確HPV-B19為其病原。小兒患傳染性紅斑的臨床表現,先有發熱、全身不適、咽痛、鼻流涕等症狀。2~3 天後出現皮疹,多始於麵部,很快融合成片並伴有輕度水腫,形成“巴掌臉”特殊表現。皮疹很快擴展到軀幹及四肢。先為斑丘疹,後中間先褪色形成網狀或花邊樣。皮疹可因日曬、運動、洗澡而加重,伴有瘙癢感。持續2~4 天皮疹消退,留有色素沉著可於數日後消退,全病程為5~9 天。成人感染HPV-B19 亦有少數表現為傳染性紅斑者,但很少出現“巴掌臉”,皮疹亦較少。但在病後數日至數周,80%的人出現關節痛。

  (3)肢端瘀斑綜合征(acropetechial syndrome):

1990 年Harms 等首次報道5 例出現手套襪套樣分布的瘀斑並伴有口咽部潰瘍的病例,病原未明。1992 年美國相繼出現同樣患者,Halasz 等明確為B19 病毒引起。1998 年Smith 等分析了各處報道的25 例患者的臨床表現,稱之為丘疹-紫癜性手套襪套綜合征(papular-purpuric gloves and socks syndrome)。2002 年Harel 等根據他們自己的3 例患者的表現,將這類臨床症候稱之為肢端瘀斑綜合征。臨床表現多先有或同時出現輕中度發熱、全身不適、關節痛、肌痛、食欲欠佳等全身症狀,手背和足背出現瘀點瘀斑性皮疹,很快向掌麵發展,可融合成片。手腕和髁部有明顯的界線。同時可出現口唇水腫、口周糜爛、口周及下頦部亦出現皮疹,咽部齶部可有黏膜瘀點,組成手、足、口病樣的綜合征。疾病多於1~2 周恢複。患者血清中首先出現B19 IgM 抗體,IgG 抗體出現稍晚。皮疹組織學檢查可見真皮血管周圍有浸潤,有紅細胞外滲。患者多為青少年。

  (4)雷諾樣症候(Rayhaud’s pnenomenon):

Harel 等2000 年報道了姐妹2人(13 歲、14 歲)先後患了手指、足趾變白、發涼,後變青紫的疾病,1 例伴有全身關節疼痛,血清中B19 IgM 強陽性外未能找到其他原因。

  3.關節病(arthropathy)

HPV-B19 感染後出現各種臨床表現中,均有部分患者出現關節痛;部分患者除有發熱、全身不適外,隻有關節痛;還有些患者關節痛為惟一的症狀。本病小兒少,成人多,且女性多見。多表現為突發性四肢關節對稱性疼痛,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關節滑囊腫脹。最多罹及的有手(指關節、掌指關節)、腕、踝、膝關節,還可累及肘、肩、頸椎、腰椎等處。多數可於2 周左右好轉,少數患者遷延數星期不愈,有病程已長達4 年的報道。曾檢查一患者關節積液有白細胞3.4*109/L,多核細胞42%,單核細胞58%。追蹤觀察無後遺症及運動障礙。診斷依據患者血清中抗HPV-B19 IgM 抗體陽性,未能查出HPV-B19DNA 及抗原,故推測本病為由病毒抗原抗體複合物引起。但Soderlund 等報道在一些少年慢性關節炎患者滑膜組織中檢出了B19 DNA,不能除外病毒的直接損害作用。

  4.肢端麻木、刺痛症

有人報道,美國某兒童醫院傳染性紅斑流行時,11例護理人員亦受染,其中5 例出現手指和(或)足趾麻木,刺痛症狀,另2 例無其他不適,僅有手指麻木刺痛,血中均有抗HPV-B19 IgM 抗體。部分患者於2 個月時恢複,部分拖延至1 年。症狀明顯者肌力減弱,神經傳導速度減慢,提示末梢神經受損。有1 例免疫功能正常的護士,典型發病後B19 病毒血症持續了4 年(HPV-B19 DNA 陽性),先後有6 次發作:發熱、皮疹、關節痛、四肢遠端麻木、刺痛,在緩解期間肢端仍有遊走性麻木。此患者顯然表現為慢性遷延型B19 感染,其原因尚不清楚。

  5.宮內感染

孕婦感染HPV-B19 後可以傳播給胎兒,容易引起流產死胎。已從死胎的心、肝、脾、腎、肺等細胞中檢測出了HPV-B19DNA,有的查到了病毒顆粒。胎兒明顯貧血、高度水腫,可有心包、胸腔、腹腔積液。發生率各家報道不一,有一組為38%(14/37),英國報道為9.8%,美國CDC 報道為4%。微小病毒感染動物可致畸胎,人類是否致畸尚不能肯定,現僅有個例報道(胎兒眼晶體缺如),需做更多研究。

  6.其他疾病

B19 病毒可侵犯全身多種髒器和組織,故可引起多種疾病。①心肌炎:多為嬰幼兒和兒童,急性暴發型表現,很快死於心衰,有做心髒移植成活者,亦有呈慢性心肌炎表現者。心肌呈淋巴細胞浸潤性炎症。②急性肝炎:肝功能可有程度不等的受損表現。肝移植後B19 感染可引起急性暴發型肝炎和再障危象。③腦膜炎:已有數例臨床報告,表現為無菌性腦膜炎,從CSF(腦脊髓液)中檢出B19 DNA。④尚有呼吸窘迫症、Still 病、慢性疲勞綜合征等不同臨床表現的病例報道,除B19 DNA 或特異性IgM 抗體陽性外,未找到其他病原。

微小病毒感染相關醫生

更多>

  • 鄧琦,主任醫師
    鄧琦 主任醫師
    未開通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血液科

    擅長疾病:各種血液病的診斷和治療技術,包括應用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治療血液係統惡性腫瘤。

  • 鄧琦,主任醫師
    鄧琦 主任醫師
    未開通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血液科

    擅長疾病:各種血液病的診斷和治療技術,包括應用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治療血液係統惡性腫瘤。

  • 崔徐江,主任醫師
    崔徐江 主任醫師
    未開通
    廣東省中醫院 血液科

    擅長疾病:綜合內科病的診治及健康調養,如:感冒咳嗽、胃痛腹瀉、糖尿病、甲亢、失眠、頭痛、疲勞、風濕、腎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貧血、出血等。

  • 代喜平,主任醫師
    代喜平 主任醫師
    未開通
    廣東省中醫院 血液科

    擅長疾病: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腫瘤性疾病,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急慢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各類貧血性疾病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微小病毒感染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