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原發型肺結核症狀診斷
一、症狀
起病輕重不一,輕者可無症狀,常在體檢做胸部X線檢查時被發現。或有輕度的結核中毒症狀,如低熱、輕咳、納差、消瘦、盜汗、疲乏等。也有呈急性發病,有高熱、咳嗽,酷似流感、肺炎,或出現皮膚黏膜過敏表現。
年齡較大兒童一般起病緩慢,結核中毒症狀多見如低熱、納差、疲乏、盜汗等。嬰幼兒及重症患兒可急性起病,高熱,但一般情況尚好,與發熱不相稱,持續2~3周後轉為低熱,並伴結核中毒症狀,幹咳和輕度呼吸困難最為常見。
嬰兒可表現為體重不增或生長發育障礙。部分高度過敏狀態小兒可出現眼皰疹性結膜炎,皮膚結節性紅斑和(或)多發性一過性關節炎。
壓迫症狀:當胸內淋巴結高度腫大時,壓迫氣管分叉處者可出現類似百日咳樣的痙攣性咳嗽:壓迫支氣管使其部分阻塞時可引起喘鳴;壓迫喉返神經可致聲嘶;壓迫靜脈可致頸部一側或雙側靜脈怒張。
體格檢查可見周圍淋巴結有不同程度的腫大。肺部體征可不明顯,與肺內病變不一致。在X線胸片顯示中到重度肺結核病變的患兒中,50%以上可無體征。如原發病灶較大,則叩診可呈濁音、聽診呼吸音減低或有少許幹濕囉音。嬰兒可伴肝髒腫大。
二、診斷標準
早期診斷很重要,應結合臨床表現及其他有關檢查進行綜合分析。
1.病史:
應詳細詢問卡介苗接種史、結合接觸史和有關麻疹或百日咳等傳染病既往史。
2.臨床表現
除上述症狀及體征外,應詳細詢問卡介苗接種史及結核接觸史,體查應注意雙上臂有無卡介苗瘢痕;若發現眼皰疹性結膜炎、皮膚結節性紅斑者,活動性結核病的可能性較大。
3.結核菌素試驗
為簡便實用的診斷方法。結核菌素試驗呈強陽性和(或)由陰性轉為陽性者,應作有關檢查。
4.X線檢查
是診斷小兒肺結核的重要方法之一。最好是同時作正、側位胸片檢查,對發現腫大淋巴結或靠近肺門部位的原發性病灶,側位片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1)原發綜合症:肺內原發灶大小不一。年長兒病灶周圍炎症較輕,陰影範圍不大,多呈小圓型或小片陰影;嬰幼兒病灶範圍較廣,可占據一肺段甚至一肺葉。部分病例可見局部胸膜病變。目前小兒原發性肺結核在X線胸片上呈現由原發病灶、病灶周圍炎、淋巴管炎所組成的典型啞鈴"雙極影"者已少見,而居首者是胸腔內淋巴結結核,以支氣管淋巴結結核最為常見。
(2)支氣管淋巴結結核:X線胸片上分3種類型。
①炎症型:淋巴結周圍組織的滲出性炎性浸潤,呈現從肺門向外擴展的密度增深陰影,邊緣模糊,此為肺門部腫大淋巴結陰影;
②結節型:表現為肺門區域圓形或卵圓形致密陰影,邊緣清楚,突向肺野;
③微小型:此型是近年逐漸被重視的一型,其特點是肺紋理紊亂,肺門形態異常,有時稍有增寬,肺門部周圍呈小結節狀及小點片狀模糊陰影,此型應緊密結合臨床,結核菌素試驗等分析,以免漏診。
CT掃描可顯示縱隔和肺門部位腫大的淋巴結,有助於疑診肺結核但胸部平片正常病例的診斷。
5.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結核病變蔓延至支氣管內造成支氣管結核,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可以見到以下病變:
(1)腫大淋巴結壓迫支氣管致管腔狹窄,或與支氣管壁粘連固定,以致活動受限。
(2)粘膜充血、水腫、炎性浸潤、潰瘍或肉芽。
(3)在淋巴結穿孔前期,可見突入支氣管腔的腫塊。
(4)淋巴結穿孔形成淋巴結支氣管瘺。
小兒原發結核病的特點
(1)組織器官對結核杆菌高度的敏感性即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對結核杆菌處於高度敏感狀態。表現為:
①肺內病灶周圍廣泛炎症反應。
②皮膚及黏膜呈非特異性反應,如皰疹性眼結膜炎;小腿結節性紅斑;瘰鬁病容等。
③關節可呈一過性關節炎,又稱結核性風濕熱。
④漿膜滲出性病變,表現為多發性漿膜炎。
⑤結核菌素試驗呈強陽性反應。以上表現往往先於肺結核病變的出現,應及時加以鑒別。
(2)淋巴係統廣泛被波及全身淋巴結可腫大,日久可形成粘連,質變硬或幹酪壞死傾向,成為慢性結核中毒症及播散的原因之一。淋巴結穿刺或活檢可發現結核病變及結核菌。胸腔淋巴結可腫大,X線檢查時可發現氣管旁及支氣管旁淋巴結腫大,為小兒常見原發型肺結核的病型。腸係膜淋巴結也可波及發生病變。
(3)有全身播散傾向:易發生淋巴及血行播散,故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病、結核性腦膜炎等在年幼兒中多見。早期皮膚可見到粟粒疹,日久出現瘰鬁也不少見。
(4)愈合方式:由於機體抵抗力強,加上藥物的影響,局限性幹酪樣病灶中的結核菌代謝低落、繁殖力削弱,病灶失水而幹燥,終於鈣質沉著,形成鈣化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