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穩定型心絞痛症狀
1.症狀
以發作性胸痛為主要臨床表現。部位主要是在胸骨後,亦可偏左側或心前區。自覺疼痛在深部而不在體表,疼痛範圍是一片,可伴有放射痛。每次發作時疼痛部位相對固定。疼痛的性質多為憋悶或壓迫感。偶伴瀕死的恐懼感,病人往往不自覺地停止活動,直至症狀緩解。引起心絞痛發作的體力活動量基本固定,可以預測,如以心率×收縮壓作為心肌耗氧量的粗略指標時,則每次引起心絞痛的乘積值是接近的。心絞痛一般都是突然發作,持續幾分鍾~10幾分鍾,休息後迅速緩解。絕大部分病人對硝酸甘油有良好的反應,含服後1~3min可完全緩解。老年人因為痛覺遲鈍、勞動或情緒激動導致心絞痛發作部位和疼痛性質不典型。部分病人可無胸痛,而是左臂或右臂痛,伴手指麻木,或為肩部或肩胛間疼痛,或上腹部疼痛等消化道症狀,有時僅表現為呼吸困難、軟弱無力或疲憊而無胸痛。又因老年人常合並肺氣腫及其他髒器的疾病,心絞痛可由其他疾病誘發,或易為其他疾病所掩蓋或混淆,從而造成診斷困難,必須提高警惕。此外,穩定型心絞痛的閾值不總是固定的,在穩定的冠狀動脈狹窄基礎上如有輕度的冠脈張力改變,即可使冠狀動脈的流量明顯減少,運動耐力時明顯下降,出現一些特殊的臨床表現:
(1)初次用力心絞痛(First Effort Angina):
為晨起穿衣、洗漱、如廁等輕微體力活動可引起心絞痛發作,但過此時間,一般日常活動可無不適,這是由於清晨冠狀動脈張力增高所致。冠狀動脈造影證實清晨冠狀動脈管腔較其他時間小。
(2)走過心絞痛(Walking Trough Angina):
在步行時出現心絞痛,患者僅需減慢速度,繼續步行心絞痛可消失。以後恢複原來步行速度,心絞痛不發作。此現象與開始步行時冠狀動脈張力增高有關。
(3)穩定勞力性心絞痛:
患者在冷空氣中活動更易發作。冷空氣對心絞痛的發病機製的影響有兩方麵:一是寒冷血管收縮,周圍阻力上升,左心室壓力負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誘發心絞痛。二是寒冷也可引起冠狀動脈收縮,減少冠狀動脈的血液供應而誘發心絞痛。
2.體征
心絞痛發作時可出現下述體征:
(1)焦慮不安,麵色蒼白,大汗,血壓增高,心率增快。
(2)心尖部第一心音(S1)減弱。可出現增強的第四心音(S4),若心率超過100次/min,則謂第四心音奔馬律,反映心室順應性下降;亦可出現亢進的第三心音(S3),若心率超過100次/min,則謂舒張早期奔馬律,反映左心收縮功能不全。
(3)伴有乳頭肌功能不全時,提示乳頭肌急性缺血,可出現暫時性二尖瓣關閉不全,於心尖部偏內側聞及收縮期喀喇音和(或)收縮中、晚期雜音。上述喀喇音及收縮期雜音在心絞痛發作過程中響度可多變,心絞痛緩解後可減輕或消失。
3.心絞痛的分級
選擇病人做PTCA或冠狀動脈搭橋術(CABG)時,心絞痛分級是臨床上重要的考慮因素。Ⅲ、Ⅳ級心絞痛如藥物治療無效即應做冠狀動脈造影來決定做PTCA或冠脈搭橋術(CABG)。心絞痛Ⅲ、Ⅳ級有高血壓、心梗病史,靜息心電ST段下移為高危組,6年病死率40%,無上述危險為8%,說明心絞痛分級對預後有一定參考價值。
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協會根據誘發心絞痛的活動量進行分級,較適合臨床應用,對評估病情有一定幫助,為國際所采用。
Ⅰ級:一般日常活動不引起心絞痛發作,費力大、速度快、時間長的體力活動引起發作。
Ⅱ級:日常體力活動受限製,在飯後、冷風、著急時更明顯。
Ⅲ級:日常體力活動顯著受限,在一般條件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一個街區或上一層樓即可引起心絞痛發作。
Ⅳ級:輕微活動可引起心絞痛,甚至休息時也有發作。
穩定型心絞痛的診斷主要靠問診,這是任何其他診斷方法所不能取代的。如有典型症狀,心絞痛的診斷可以成立。由於勞力型心絞痛亦可見於其他疾病如肥厚性心肌病、主動脈瓣狹窄等,應注意原發病的診斷。排除了其他疾病後,可以認為勞力性心絞痛是冠心病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