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GISTs是胃腸道最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占胃腸道惡性腫瘤的1~3%,估計年發病率約為1~2/10000,多發於中老年患者,40歲以下患者少見,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大部分GISTs發生於胃(50~70%)和小腸(20~30%),結直腸約占10~20%,食道占0~6%,腸係膜、網膜及腹腔後罕見。
GISTs的症狀依賴於腫瘤的大小和位置,通常無特異性。胃腸道出血是最常見症狀。而在食管,吞咽困難症狀往往也常見。部分病人因腸穿孔就診,可增加腹腔種植和局部複發的風險。
GISTs病人第一次就診時約有11~47%已有轉移。轉移主要在肝和腹腔,淋巴結和腹外轉移即使在較為晚期的病人也較為罕見。轉移瘤甚至可發生在原發瘤切除後30年。小腸GISTs惡性程度和淋巴結轉移率最高,而食道GISTs惡性程度低。因此,嚴格來說,GISTs無良性可言,或至少為一類包括潛在惡性在內的惡性腫瘤。
CT、超聲內鏡、消化道造影可協助GISTs大小、局部浸潤、轉移、位置等的判斷。
二、診斷
根據病人消化道出血或不時的臨床表現,結合內鏡檢查如胃鏡、腸鏡檢查的非粘膜發生腫瘤結果,CT或內鏡超聲顯示的發生於胃腸道壁的腫瘤,可作出初步的診斷。消化道造影可幫助診斷腫瘤在胃腸道的確切位置及大致範圍。但臨床診斷不足以確診GISTs。GISTs的確診最終需病理切片及免疫組化的結果。典型的GISTs免疫組化表型為CD117和CD34陽性。近30%病例中SMA陽性,少部分病例S-100和Desmin肌間蛋白陽性。但少數病例(<5%)CD117陰性,且存在一些CD117陽性的非GISTs腫瘤。因此,GISTs的免疫組化診斷也並非絕對的,尚需結合臨床和一般病理結果,有時需通過免疫組化排除其它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