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間質改變
(1)肺間質纖維化其臨床表現與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非常相似。病人的主要症狀是咳嗽和進行性呼吸困難。體格檢查通常可聞及吸氣末囉音,杵狀指有時可以見到。
(2)閉塞性細支氣管炎伴機化性肺炎(BOOP)與感染、結締組織疾病和骨髓、器官移植等引起的BOOP相似,臨床上有咳嗽、呼吸困難、低熱及血沉增快等。體格檢查通常可聞及吸氣末囉音。
(3)脫屑性間質性肺炎(DIP)和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LIP)的臨床表現與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相似,診斷主要依靠病理檢查。
(4)過敏性肺炎常亞急性起病(幾天),臨床表現為咳嗽、發燒、呼吸困難,同時還伴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和關節疼痛等。約40%的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5)肺浸潤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本症臨床特點為亞急性或逐漸起病,有氣短、咳嗽、伴或不伴有發熱及皮疹,周圍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肺泡中嗜酸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浸潤,其臨床表現類似Loeffler綜合征。
2.肺水腫 藥物引起的肺水腫可發生在用藥後數小時,主要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症。
3.胸膜病變 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單側或雙側非特異性的胸腔積液,有時可伴有肺實質浸潤,部分患者胸液中可出現抗核抗體陽性和(或)胸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增高,但胸腔積液的量一般為中等以下,通常在停藥1~2周後,積液可逐漸吸收。抗凝藥物華法林不適當使用可引起血性胸腔積液。另外一些抗腫瘤藥物如博來黴素、BCNU及放射治療可引起肺間質纖維化,而發生氣胸。
4.肺出血 藥物引起的肺出血常為彌漫性肺泡出血,此外青黴胺可通過Ⅲ型變態反應引起肺和腎髒的出血,類似於Goodpasture綜合征表現。
5.肺血管改變 其臨床表現可有發熱、體重下降、關節疼痛、肌肉疼痛、甚至肺出血、胃腸道出血及腎功能衰竭等。
6.紅斑狼瘡樣改變 有40%~80%的病例有肺部表現,包括胸膜炎、胸腔積液、肺不張和雙肺彌漫性間質性肺炎。藥物引起的狼瘡綜合征與係統性狼瘡相似,有多關節疼痛、乏力、發熱、皮膚和肺部病變等,但中樞神經和腎髒受累較為少見。
7.常見的致肺間質纖維化藥物
(1)白消安(馬利蘭)是首選的抗骨髓增生藥物,由於病情的需要,患者往往需要服用很長時間。雖然白消安的中毒劑量尚未確定,但其在體內的蓄積作用早被人們所注意。服用白消安的病人約有6%(2.5%~43%)可以出現不同程度的肺間質纖維化,但大多數患者無臨床症狀。患者起病較為隱匿,通常在治療後幾個月或幾年後發生,平均3.5年(從8個月~10年),但也有個別病例可在用藥後6周發生。主要症狀包括咳嗽、發熱、乏力、體重下降和進行性呼吸困難。
(2)環磷酰胺引起的肺毒性起病通常也較為隱匿。主要症狀有咳嗽、進行性呼吸困難和發熱。從藥物使用到發生肺毒性反應的時間差異很大,可從2周到13年,有的病人甚至在停藥幾個月後出現,但大部分病人在用藥後不久發生。環磷酰胺引起的肺毒性無明顯的劑量相關性。
其他烷化劑抗腫瘤藥物如美法侖、苯丁酸氮介和異環磷酰胺雖然也有導致肺間質纖維化的報道,但總的發病率相對較少。其臨床表現和病理變化與其他烷化劑抗腫瘤藥物相似。
(3)博來黴素可引起許多改變,不僅包括肺間質纖維化還有過敏性肺炎和閉塞性肺炎伴機化性肺炎(BOOP)等,博來黴素引起的BOOP與其他類型的BOOP不同,它往往呈結節樣改變而類似轉移性肺癌。
(4)絲裂黴素導致的肺損傷包括肺纖維化、急性間質性肺炎、支氣管痙攣等,有報道絲裂黴素可引起微血管溶血性貧血綜合征從而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ARDS和肺泡出血。當絲裂黴素與長春堿類藥物合用時肺損傷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可由單用絲裂黴素的3%~8%上升至合用的39%左右。絲裂黴素導致的肺損傷通常發生在治療後的2~12個月,其臨床表現與其他細胞毒性藥物引起的肺損傷相似。
(5)甲氨蝶呤臨床常見症狀有呼吸困難、發熱、咳嗽、全身乏力和肌痛,這些症狀通常在治療後幾周內發生。
(6)阿糖胞苷主要臨床表現是急性肺水腫。Hupt等報道在一組42例接受阿糖胞苷治療死亡的屍檢結果顯示,有28例無其他原因的肺水腫,考慮可能與阿糖胞苷有關。
(7)卡氮介導致的肺損害多在用藥後6個月~3年內發生,其臨床症狀與博來黴素和CTX導致的肺損害相似,但有些病例可在化療結束後數年發生,ODriscoll等對17例病人進行了長達17年的隨訪,結果有12個病人(71%)發生了上肺葉的纖維化。其他亞硝脲類藥物,包括洛莫司汀(CCNU)和甲基CCNU導致的肺毒性,文獻也有報道。
(8)胺碘酮引起的肺損害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從肺浸潤、過敏性肺炎到肺纖維化均可見到,臨床表現可以呈急性或慢性經過。慢性起病較為多見,約占2/3,表現為逐漸發生的咳嗽、呼吸困難和體重下降。另有約1/3的病人可表現為急性起病,主要症狀有發熱、胸痛、呼吸困難。其臨床表現與肺部感染很相似。此外胺碘酮還可引起非心源性肺水腫。
藥源性肺病的診斷比較困難,原因是其肺部改變為非特異性,又缺少特異性檢查手段,有些輔助檢查如免疫學檢查、組織學檢查和肺功能檢查雖可有一定幫助,但無特異性,另外由於受到病人和醫院條件的限製,並非所有病人都能進行上述檢查。診斷最重要的是要有對藥源性肺病的警惕性和可靠詳細的用藥史,因此臨床醫師應對各種藥物的藥理作用,適應證,劑量,給藥途徑和副作用等有所了解。若在用藥過程中,一旦發現不良反應,應結合臨床經過,作全麵深入的分析,排除肺部其他疾病,作出正確的診斷。可疑病例及時停藥後症狀消失有助於診斷,但晚期病例的組織學變化常呈不可逆性,故停藥後症狀持續並不能排除藥源性肺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