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熱帶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多無明確的潛伏期,發病一般遲緩,反應輕者可無明顯症狀。患者可有發熱、倦怠、乏力、全身不適、頭痛、胸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還可有咳嗽,但痰液較少,偶可痰中帶血絲。在嚴重感染者,也可發生哮喘,甚至咯血。少數病人呼吸音減弱,叩診音變濁。由絲蟲感染引起的熱帶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的臨床症狀明顯,病程可長達3年甚至更長,典型病例可表現為陣發性幹咳和哮喘、呼吸困難,夜間加重。雙肺可聞及哮鳴音和幹濕囉音。熱帶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患者可伴有淋巴結腫大和肝大,部分患者可出現肺功能障礙。鉤蟲、蛔蟲等引起的單純性酸性粒細胞增多症的病程一般在1個月內,不經治療,也能自愈。內髒幼蟲移行症所致酸性粒細胞增多症病程為2~6個月或更長。由寄生蟲感染引起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預後較好。
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多,IgE水平多升高。如疑為腸道寄生蟲感染,糞便找蟲卵陽性,即可確診。但糞便中查不到蟲卵,要進行相應的免疫學檢測,抗寄生蟲抗體應為陽性反應可助確診。根據臨床症狀、血象、X線檢查、免疫學檢測結果、結合病史和當地寄生蟲病流行情況可建立診斷。肺部X線改變要與肺炎、肺結核等肺部感染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