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1.症狀輕重不一,可以無症狀或有輕度呼吸增快,重者有明顯的呼吸困難,表現為呼吸急促、吸氣性凹陷、呻吟、青紫、激惹、煩躁不安;
2.呼吸暫停可能是早期表現;
3.張力性氣胸膚色蒼白,青紫,呼吸困難,周圍循環不良,血壓下降,心動過緩,甚至心髒停搏; 4.患側胸廓隆起,前後徑增大,肋間隙飽滿,呼吸運動減弱,叩診過度反響,呼吸音減低或消失,心尖搏動移位。
4.氣胸 輕者可無臨床症狀,體征也常不明顯,多在X線檢查時被發現。較重病例可僅表現呼吸增快;嚴重時病兒煩躁、呼吸困難、青紫。典型體征為患側胸廓比健側膨隆,肋間隙飽滿,叩診呈過空音,聽診呼吸音消失或減低。當胸膜腔內氣壓高於大氣壓時,稱為高壓氣胸,可引起縱隔向健側移位,橫膈下移,當腔靜脈受壓迫時,可引起周圍靜脈擴張、肝大、心搏出量減少、脈壓降低、脈搏減弱、血壓下降。
5.縱隔氣腫 比氣胸少見,一般無症狀,縱隔氣體較多時也可引起呼吸窘迫及心包填塞症狀,尤其並有心包積氣時。頸或上胸部發生皮下氣腫,局部有“壓雪感”,提示存在縱隔氣腫。
6.氣腹 氣體可由縱隔進入腹腔,引起氣腹,表現為腹部脹氣,叩診鼓音,需與消化道穿孔鑒別,但後者腹壁常有水腫,有指壓跡,且有腹膜刺激體征,可與本病區分。
7.間質性肺氣腫 氣體可沿支氣管及血管周圍疏鬆間質向肺門擴展,嚴重時可壓迫小氣道,並降低肺的順應性,導致呼吸困難、喘鳴、缺氧及CO2瀦留。
根據病史、臨床症狀和體征加上X線檢查即可確診。
氣胸最常見的原因是肺泡過度擴張,導致肺泡破裂,在肺部有原發病時易於發生。
二、診斷標準
1.患兒有呼吸窘迫、煩躁不安、青紫或全身情況突然惡化,特別是在機械通氣過程中出現,應考慮有氣胸可能;
2.用具有強光束的纖維光學透照器檢查胸部(Transillumination);
3.胸部X線檢查是確診氣胸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