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重複畸形症狀診斷
一、症狀
小腸重複畸形因病理解剖特點、所在部位、病理形態、範圍大小、是否與腸道相通、有無並發症等複雜因素,臨床症狀變異很大。症狀可出現在任何年齡,60%~83%於2歲以內發病,不少病例出生1個月內出現症狀。少數病例無症狀,僅在其他疾病行剖腹手術時發現。
1.腸梗阻
常為與主腸管不交通的囊腫型重複畸形臨床表現,尤其是腸壁內囊腫。囊腫向腸腔突出,堵塞腸腔引起不同程度腸梗阻。囊腫容易成為套入點誘發腸套疊,表現為突發的嘔吐、腹痛、果醬樣血便等急性腸梗阻症狀。這類病例發病年齡均較小,趙莉等報道13例均為2歲以內嬰幼兒,5~9個月占61.5%。腸外型囊腫逐漸增大時壓迫腸道造成梗阻,還可因重力作用誘發腸扭轉,導致劇烈的腹部絞痛、嘔吐,停止排便排氣,甚至出現血水樣便、發熱、脈細、休克等中毒症狀。
2.消化道出血
黏膜腔內襯有異位胃黏膜或胰腺組織與主腸管相通的重複畸形,因潰瘍形成引起消化道出血。Holcomb收集101例消化道重複畸形,21例存在異位胃黏膜,其中11例(52%)出現於回腸重複畸形內。他認為便血往往是回腸管狀重複畸形的首發症狀,常見1歲以上病兒。臨床上表現為反複發生的中等量便血,血便的顏色取決於出血部位和出血量。位置高出血量少者為柏油便,位置低或出血多者為暗紅色或鮮紅色血便。嬰幼兒多表現為急性下消化道出血,而年長兒則以間歇性血便伴腹痛為主訴。出血多可自行停止,但易反複出血而造成貧血,偶有持續大量便血致休克者。
3.腹部腫物及腹痛
約2/3病例於腹部觸及腫物,囊腫型畸形呈圓形或卵圓形,表麵光滑具有囊性感,不伴壓痛。腫物界線很清楚,有一定活動度。管型畸形因有出口與主腸管相通,腔內分泌液得以排出,故觸及腫物的機會較少。如果出口引流不暢,畸形腸腔內液體積蓄於腹部可觸及條索狀物。一旦出口引流通暢,腫物縮小。增大較快的囊腫因囊壁張力增高出現腹痛。外傷或感染致囊腫內出血或炎性滲出時,腫物迅速增大,腹痛加劇,並伴有腹肌緊張和壓痛。一旦囊腫破裂或穿孔則導致腹膜炎。
4.呼吸道症狀
胸腹腔重複畸形除腹部症狀以外,可同時出現呼吸道或縱隔受壓的症狀。有時以表現胸腔症狀為主,病兒出現呼吸困難、氣喘、發紺、縱隔移位。易被誤診為肺炎或縱隔腫瘤。
5.並存畸形
小腸重複畸形可並存小腸閉鎖、腸旋轉不良、臍膨出。有時因並存畸形施行急診剖腹術時發現有重複畸形。胸腹腔重複畸形常伴發頸、胸椎半椎體或融合畸形。腸重複畸形以腹部包塊就診者為數不多,有營養不良的患兒由於腹壁弱,較易觸及活動性包塊。
二、診斷
術前診斷不易,往往因並發症行急診剖腹手術獲確診。文獻報道術前診斷率僅15.3%~45.7%。畸形囊腫愈小,術前確診率愈低。因此,臨床如遇到2歲以下小兒有原因不明的腹痛、便血、不完全性或完全腸梗阻,尤其腹部捫到囊性腫物時都應考慮小腸重複畸形。腹部X線平片顯示密度均勻的囊腫陰影,或小腸鋇劑充盈缺損、受壓,小腸腸道以外的管狀或憩室狀鋇劑充盈,以及脊柱畸形等均有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