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具有多樣性,視受累血管的數量、部位及伴發傷不同而在臨床上出現輕重不一的症狀與體征。但以下表現具有普遍性。
1.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為小腿動脈損傷的常見症狀,脛前動脈受阻足背動脈一般多消失;而另外兩根動脈幹受累,由於肢體的反射作用亦可引起脛前動脈的痙攣而出現足背動脈搏動的減弱或消失。
2.小腿創傷反應嚴重 除了銳器直接刺傷血管外,一般能造成小腿動脈幹損傷的暴力多較強烈,因此所引起的骨折及軟組織損傷亦較明顯,創傷性反應也多嚴重,加之小腿的肌間隔較多,易因引流不暢而加重病情。
3.易出現小腿肌間隔症候群 除暴力因素外,動脈損傷後的痙攣及受阻不僅直接造成肌肉及神經支缺血性改變,而且亦加劇了肌間隔內的高壓狀態。因此,小腿肌間隔症候群的發生率明顯為高,並且兩者可互為因果而形成惡勢循環。
4.其他症狀 小腿局部搏動性血腫及鮮血溢(噴)出則屬動脈損傷特有的症狀與體征,應仔細觀察加以判定。
二、診斷
主要依據外傷史及臨床表現,約80%病例可獲確診。對臨床症狀明顯無法確診者,可行多普勒血流檢測儀及超聲血管成像技術檢查,有助於診斷。危及肢體安全者應行手術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