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損傷症狀
肝損傷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腹腔內出血和血液、膽汁引起的腹膜刺激征,按損傷類型和嚴重程度而有所差異。
(一)真性肝裂傷
輕微損傷出血量少並能自止,腹部體征也較輕。嚴重損傷有大量出血而致休克。病人麵色蒼白,手足厥冷,出冷汗,脈搏細速,繼而血壓下降。如合並膽管斷裂,則膽汁和血液刺激腹膜,引起腹痛、腹肌緊張、壓痛和反跳痛。有時膽汗刺激膈肌出現呃逆和肩部牽涉痛。
(二)肝包膜下裂傷
多數有包膜下血腫。受傷不重時臨床表現不典型,僅有肝區或右上腹脹痛,右上腹壓痛,肝區叩痛,有時可捫及有觸痛的肝髒。無出血性休克和明顯的腹膜刺激征。若繼發感染則形成膿腫。由於繼續出血,包膜下血腫逐漸增大,張力增高,經數小時或數日後可破裂,出現真性肝裂傷的一係列症狀和體征。
(三)中央型肝裂傷
在深部形成血腫,症狀表現也不典型。如同時有肝內膽管裂傷,血液流入膽道和十二指腸,表現為陣發性膽絞痛和上消化道出血。
二、診斷
開放性損傷,可根據傷口的位置、傷道的深淺與方向,診斷肝損傷多無困難。閉合性真性肝裂傷,有明顯腹腔內出血和腹膜刺激征的診斷也不難。唯對包膜下肝裂傷、包膜下血腫和中央型裂傷,症狀與體征不明顯時診斷肝裂傷可能有困難,必須結合傷情和臨床表現作綜合分析,並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和腹部體征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