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潛伏期2個月至數年不等。
1.豬帶絛蟲病 由成蟲引起,與牛帶絛蟲病大致相似。
2.豬囊尾蚴病 由於寄生的部位、數目及人體反應不同,囊蟲病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
(1)腦囊尾蚴病:症狀極為複雜多樣,可全無症狀,也可突然猝死。臨床分型,觀點仍不一致。癲癇是最突出的症狀,重者可呈癲癇持續狀態,一般在排蟲後或皮下囊包出現後半年出現,1/10可自行緩解。顱內壓增高、精神失常亦為常見症狀。頭痛、嘔吐、眩暈、耳鳴、失明、感覺障礙、截癱等也有出現。
在腦室者,常引起間歇性腦積水,晚期致永久性機械性梗阻。臨床上出現腦神經及脊神經受累的症狀,易導致病毒性腦炎,且病死率增高。
(2)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常無明顯症狀,僅在偶然觸摸皮膚或體檢時發現。皮下結節呈圓形或卵圓形,微隆起或不隆起於皮膚表麵,大小相近,如黃豆或蠶豆,中等硬度,如軟骨,與周圍組織不粘連,無壓痛,常分批出現,亦可自動消失。肌肉內大量寄生時,肌組織被擠壓、變性、萎縮,患者四肢因非肌纖維代償性增粗即假性“肌肥大”,出現四肢軟弱無力,甚至行走困難。經過一定時間最後鈣化。
(3)眼囊尾蚴病:可發生於眼的任何部位,但以玻璃體最為多見,其次是視網膜。檢眼鏡下可見灰白色帶有藍色反光的圓形囊泡,周圍呈金黃色光圈,有時可見蟲體蠕動。玻璃體混濁,重者失明。
二、診斷標準
(1)病史:有豬帶絛蟲病史,或糞便中發現蟲卵或節片。
(2)臨床表現:對有癲癇病史者,應高度警惕,多數患者有癲癇發作史、顱內壓增高、其他精神神經症狀和體征,有皮下結節者有助於診斷。
(3)皮下結節活組織檢查:手術摘除結節為白色光滑的囊腫,內含囊液及頭節,可確診,亦是腦囊蟲病的旁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