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1. 痛經:
患者訴說以往月經來潮時並無疼痛,而從某一個時期開始出現痛經。可發生在月經前,月經時及月經後。有的痛經較重難忍,需要臥床休息或用藥物止痛。疼痛常隨著月經周期而加重。由於雌激素水平不斷高漲,使異位的子宮內膜增生、腫脹,如再受孕激素影響則出血,刺激局部組織,以致疼痛。如係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更可促使子宮肌肉攣縮,痛經勢必更為顯著。異位組織無出血的病例,其痛經可能由血管充血引起。月經過後,異位內膜逐漸萎縮而痛經消逝。臨床上子宮內膜異位顯著,但無痛經者,占25%左右。婦女的心理狀況也能影響痛覺。
2.月經過多:
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月經量往往增多,經期延長。可能由於內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調。
3.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常伴有不孕。不孕與內膜異位症的因果關係尚有爭論,盆腔內膜異位症常可引起輸卵管周圍粘連影響卵母細胞撿拾或導致管腔堵塞。或因卵巢病變影響排卵的正常進行而造成不孕。但亦有人認為長期不孕,月經無閉止時期,可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的機會;而一旦懷孕,則異位內膜受到抑製而萎縮。
4.性交疼痛:
發生於子宮直腸窩、陰道直腸隔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使周圍組織腫脹而影響性生活,月經前期性感不快加重。
5.大便墜脹:
一般發生在月經前期或月經後,患者感到糞便通過直腸時疼痛難忍,而其他時間並無此感覺,為子宮直腸窩及直腸附近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典型症狀。偶見異位內膜深達直腸粘膜,則有月經期直腸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病變圍繞直腸形成狹窄者有裏急後重及梗阻症狀,故與癌瘤相似。
6.膀胱症狀:
多見於子宮內膜異位至膀胱者,有周期性尿頻、尿痛症狀;侵犯膀胱粘膜時,則可發生周期性血尿。
7.腹壁疤痕及臍部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則出現周期性局部腫塊及疼痛。早期症狀
1)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到輸卵管後可能會致使管腔出現堵塞現象。直接導致受精卵無法通行出現不孕。
2).痛經
痛經屬於繼發性痛經。繼發性疼痛就是在出現內膜異位以後,在之前通常沒有疼痛感覺,並嚴重到影響女性正常的生活。
3).月經變多
在月經周期時,發現自己的月經量有明顯的增多情況,月經的經期通常會明顯的延長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
4).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常伴有不孕。
5).膀胱症狀
通常見子宮內膜異位至膀胱者,有周期性尿頻、尿痛症狀;侵犯膀胱粘膜時,就會出現周期性血尿。
6).性交疼痛
經常出現於子宮直腸窩、陰道直腸隔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導致周圍組織腫脹而影響性生活,月經前期性感不快加重。
7).大便墜
通常出現於月經前期或月經後,患者感到糞便通過直腸時疼痛難忍,而其他時間並無此感覺,為子宮直腸窩及直腸附近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典型症狀
二、體征
腹膜型內異症:
腹膜型內異症(peritonealendometriosis,PEM)是指發生在盆腹腔腹膜的各種內異症病灶,主要包括紅色病變(早期病變)、藍色病變(典型病變)及白色病變(陳舊病變)。
2.卵巢型內異症:
卵巢型內異症(ovarian endometriosis,OEM)可形成囊腫,稱為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內異症囊腫);根據囊腫大小和異位病灶浸潤程度分為:I型:囊腫直徑<2cm,囊壁有粘連、解剖層次不清,手術不易剝離。Ⅱ型:又分為3個亞型,ⅡA:內膜種植灶表淺,累及卵巢皮質,未達卵巢內異症囊腫壁。常合並功能性囊腫,手術易剝離。ⅡB:內膜種植灶已累及卵巢內異症囊腫壁,但與卵巢皮質的界限清楚,手術較易剝離。II C:內膜種植灶穿透卵巢內異症囊腫壁並向周圍擴展,囊腫壁與卵巢皮質粘連緊密,並伴有纖維化或多房腔。囊腫與盆側壁粘連,體積較大,手術不易剝離。
3.深部浸潤型內異症:
深部浸潤型內異症(deep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是指病灶浸潤深度I>5mm,常見於宮骶韌帶、子宮直腸陷凹、陰道穹隆、直腸陰道隔等。其中直腸陰道隔包括兩種情況,一種為假性陰道直腸隔內異症,即子宮直腸陷凹的粘連封閉,病灶位於粘連下方;另一種為真性直腸陰道隔內異症,即病灶位於腹膜外,在直腸陰道隔內,子宮直腸陷凹無明顯解剖異常。
4.其他部位的內異症:
其他部位的內異症(otherendometriosis,OtEM)可累及消化、泌尿、呼吸係統,可形成瘢痕內異症及其他少見的遠處內異症等。
三、診斷
本病多發生在30~40歲婦女,主訴為繼發性漸進性嚴重痛經,應高度懷疑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常伴有不孕,月經過多及性感不快,婦科檢查時子宮略脹大,子宮骶韌帶或子宮頸後壁有結節觸及時,可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內膜樣囊腫存在時,雙合診可觸及一側或雙側囊性或囊實性腫塊,一般在10cm直徑以內,與周圍有粘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