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1、起病緩慢、病程長,
常在傷後數天內出現角膜潰瘍,病程可持續達2~3個月。刺激症狀較輕。
2.角膜潰瘍因致病菌種不同,
其形態不一致。早期潰瘍為淺在性,表層有點狀結節 樣浸潤,呈灰白色或乳白色混濁;形狀不規則,表麵粗糙不平,有幹性感,與健康角膜界限清楚。壞死組織無粘性,易取掉。深在型潰瘍,除自覺症狀較重外,表現形似“匐行性角膜潰瘍”,潰瘍麵平而粗糙,呈“舌苔”或“牙膏”狀,高起於角膜表麵。基質有菌絲繁殖,浸潤較為致密。因菌絲伸入潰瘍四周而形成偽足,或在潰瘍外圍呈現出所謂“衛星”病灶。有時在潰瘍邊界處可出現淺溝。在潰瘍向深部發展時,壞死組織脫落,角膜穿孔,或出現“露水”現象,可推測前房已消失。有時在壞死的角膜中,夾雜有虹膜組織,表示潰瘍已穿孔。相對於細菌感染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發病和進展緩慢。早期的臨床特征多表現為角膜上相對靜止的病灶,但目前臨床上濫用抗生素、抗病毒及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後,典型病程的真菌性角膜炎已少見,而常見到的真菌性角膜炎的浸潤、潰瘍發展已較快,有的1周內可感染到全角膜。所以不能以病程作為一個主要臨床指標來判斷是否為真菌感染。
真菌性角膜炎典型的角膜病變有:
(1)菌絲苔被
表現為角膜感染病灶呈灰白色輕度隆起,外觀幹燥,無光澤,有的為羊脂狀,與下方炎症組織粘連緊密。
(2)偽足
在感染角膜病灶周圍有偽足,像樹枝狀浸潤。
(3)衛星灶
為角膜大感染灶周圍,出現與病灶之間沒有聯係的小的圓形感染灶。
(4)免疫環
常表現為感染灶周圍的環形浸潤,此環與感染灶之間有一模糊的透明帶。
(5)內皮斑
約有50%患者可見到角膜內皮麵有圓形塊狀斑,常見於病灶下方或周圍。
(6)前房積膿
判斷角膜感染深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有前房積膿時說明感染已達角膜基質層,有的甚至是部分菌絲已穿透後彈力層。前房的膿液在角膜穿孔前,隻有15%~30%膿中有菌絲,大部分為反應性積膿。當出現角膜穿孔,前房膿液中高達90%有真菌菌絲存在。早期積膿呈白色,發展至嚴重階段時,則呈淡黃色,質地粘稠不易移動,很難分清潰瘍、膿腫或積膿,膿液內常含真菌。角膜後沉降物常為棕灰色粉沫狀、顆粒狀或淡黃色漿糊狀。
根據對不同感染真菌性動物模型的研究,不同感染真菌在角膜的感染方式不同,也存在不同的臨床表現,如白色念珠菌性角膜炎早期顯示淺層角膜病變,輕度隆起,病情發展緩慢,病變區呈灰白色,可見偽足和衛星灶,病變周圍有明顯的細胞浸潤。鐮刀菌性角膜炎顯示毛玻璃樣增厚,呈現表麵隆起的幹燥的灰白色病灶,病灶周圍浸潤不明顯。曲黴菌性角膜炎時角膜病灶顯示徽章樣改變,周邊病變濃密而中央稍淡,病情發展迅速,3天時即出現前房積膿。
二、診斷
1、病史
角膜常伴有植物性、泥土等外傷史,眼部及全身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及廣譜抗生素史。
2.典型的臨床表現,
主要是眼部的典型體征。
3.根據實驗室檢查
及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可助於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