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結膜幹燥失去光澤和彈性,透明度減低,當患者睜眼暴露結膜數秒鍾後,則幹燥更為明顯。如果此時在球結膜上刮片檢查可發現上皮細胞的角化顆粒與大量幹燥杆菌,隨後結膜活動性及彈性較差,在眼球轉動時瞼裂部球結膜出現與角膜緣平行的皺褶。在瞼裂部角膜緣的兩側球結膜出現銀白色泡沫狀的三角形斑,基底向角膜緣,表麵幹燥不為淚液濕潤稱之為幹燥斑(Bitot斑)。開始隻是很少數的微小泡沫散發在結膜表麵,斷而成片狀灰白色,由橢圓形變為三角形。結膜色素增生也是本病的早期表現,最初見於下穹窿部,在翻轉下瞼時,在下穹窿部結膜及半月皺襞處,最後在上穹窿部亦可出現淺棕色色素沉著,病愈後結膜幹燥首先消失,但色素增生消失較慢。
早期結膜杯狀細胞消失,上皮細胞呈玻璃樣變性,有時可見色素沉著;後來上皮細胞變平增厚,細胞核消失,呈角化改變。幹燥斑內含有瞼板腺分泌物、上皮碎屑、脂肪等,或有幹燥杆菌。
早期結膜表麵暗淡無光,組織變厚並趨向角化,以致外觀如幹燥的皮膚樣,雖有眼淚也不能使其濕潤。皺縮、幹燥、角化的結膜上皮造成難以忍受的幹燥感和怕光等痛苦,在結膜變化的同時,角膜也受累,開始上皮層幹燥、混濁、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喪失。
對於瞼外翻、眼瞼缺損、突眼而使眼瞼閉合不全時,可引起局部性結膜幹燥與暴露性角膜炎。暴露部位的瞼、球結膜充血、幹燥、角化和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