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1.眼球突出是眶內腫瘤常見的臨床體征,但起始時並不出現此征象,因其壓迫周圍脂肪,使之吸收而眼位得到代償。腫瘤大於10mm直徑時出現可見的眼球突出。海綿狀血管瘤多引起緩慢地、漸進性眼球突出,早期缺乏症狀和其他體征,患者本人多未察覺。就診時多有眼球突出,且多為一側性,兩側性眼球突出差值超過2mm直至眼球脫出眶外。因病變多位於球後,眼球突出方向多為軸性向前。腫瘤以細小血管與體循環聯係,且有包膜因而眼球突出度不受體位影響。此點與毛細血管瘤和靜脈血管瘤不同,後兩種腫瘤低頭時體積增大,眼球突出度增加。腫瘤是位於眼球赤道部之前或眶尖部的小腫瘤,往往不引起眼球突出,前者出現眼球移位,後者早期視力減退和原發性視神經萎縮。
2.視力改變也常見。海綿狀血管瘤可以引起視力減退,約占全部病例的65.8%,腫瘤位於眼球之後壓迫後極部,眼軸縮短,引起遠視和散光;脈絡膜、視網膜皺褶和水腫、變性。原發於眶尖部腫瘤,壓迫視神經早期即有視力減退,有時誤診為球後視神經炎或原發性視神經萎縮,由於眼球突出並不明顯,視力完全喪失才來就診者也有之。位於眶中段的腫瘤,初期視力保持正常。除非體積較大,壓迫視神經或眼球,晚期才發現視力減退。
3.眼瞼和結膜改變在眶後部海綿狀血管瘤多屬正常,或伴有暴露性角膜炎,充血水腫。位於前部的腫瘤常引起眼瞼隆起,皮膚或結膜透見紫藍色,結膜本身多無改變。
4.眼球運動障礙晚期可出現。海綿狀血管瘤呈慢性擴張性增長,不浸潤眼外肌,早期不影響眼球運動神經及眼外肌功能。晚期因腫瘤機械性阻礙,眼球向腫瘤方向轉動受限,約40%的病例有此體征。
5.眼底檢查有一定意義。原發於眶尖的腫瘤,早期引起視神經萎縮,肌錐內前部腫瘤壓迫視神經,發生視盤水腫,約占32%。接觸於眼球的腫瘤,眼底鏡可發現眼底壓迫征,如後極部隆起、脈絡膜皺褶、視網膜水腫、放射狀紋理或黃斑變性,這些征象是由於直接壓迫或影響局部血循環引起的。
6.位於眶前部或周圍間隙腫瘤,將手指探至眼球與眶壁之間,可捫及腫物,約占34%。中等硬度,稍具彈性或囊性感,表麵光滑,邊界清楚,可推動,有漂浮感。眶深部腫瘤不能捫及,以手指向後壓迫眼球有彈性阻力。隻有眶尖部的腫瘤既不能引起眶壓增高,也不能捫及腫物,隻有影像學檢查才能發現病變。
眼眶海綿狀血管瘤主要見於成年人,漸進性眼球突出,外觀無紅腫。B超顯示類圓形、橢圓形占位病變,內回聲中等分布均勻,有輕度可壓縮性。成年時期CT顯示腫瘤呈類圓形或橢圓形,多數是海綿狀血管瘤,少數為神經鞘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