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1.視網膜脫離和裂孔的特點 視網膜脫離範圍一般較大,多在3個象限以上。脫離範圍雖大,當伴有脈絡膜脫離時,視網膜脫離為淺脫離,伴有小的皺褶,裂孔常隱藏其中,不易發現。有作者解釋脈絡膜脫離就像一個塞子或扣帶將視網膜裂孔封住,不使它向高處發展。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後,脈絡膜脫離的好轉,視網膜隆起度也增加。晚期病例可見到視網膜有廣泛的固定皺褶、視網膜僵硬等表現。視網膜裂孔多位於後極部,以黃斑裂孔和馬蹄形裂孔多見。
2.葡萄膜炎 是本病的重要特征之一。患者可主訴眼痛。檢查時可有眼球觸痛、睫狀充血、房水閃光強陽性及瞳孔廣泛後粘連等。玻璃體可有混濁和膜形成。常誤診為葡萄膜炎而延誤手術。角膜後壁有時可見少許色素顆粒,但無灰白色角膜後沉著物,眼底無脈絡膜炎或視網膜炎等改變可與原發性葡萄膜炎鑒別。
3.低眼壓 低眼壓也是本病主要特征之一。眼壓多在3.92mmHg以下。三麵鏡檢查眼底時常因角膜出現皺褶而影響檢查。前房加深,虹膜出現同心圓式皺褶,虹膜震顫和晶狀體晃動。由於睫狀體的脫離不但房水分泌減少,眼壓降低,還引起Zinn小帶鬆弛,晶狀體和虹膜後移。
4.睫狀體和脈絡膜脫離 視網膜脫離1~3周或更長時間後可發生睫狀體和脈絡膜脫離,兩者不一定同時存在。睫狀體脫離一般在瞳孔充分散大的情況下可以見到。有時不需壓迫鞏膜就可清楚地見到隆起的鋸齒緣的結構。脈絡膜脫離形態和範圍各異,可表現為周邊的扁平狀脫離,或占據多象限的球形隆起,向前發展與睫狀體脫離相延續。隆起部分呈棕灰色,有實性感,貌似脈絡膜黑色素瘤。如果有渦靜脈或睫狀長神經經過,則呈多個球形。
二、診斷
根據低眼壓狀況及其眼底表現,經輔助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可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