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潛伏期一般為2~20h,多數在12h內發病。腸異尖線蟲病潛伏期較長,一般在吃魚片後1~5天發病。
異尖線蟲病可分為胃異尖線蟲病、腸異尖線蟲病和胃腸外異尖線蟲病三種。
1.胃異尖線蟲病 最常見、報告病例最多,可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是由於再感染而引起的Arthus型過敏性炎症,主要表現為胃痛、惡心和嘔吐,通常在吃了受感染的魚生後4~6h後發病。慢性型是為初次感染所致的局限性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頑固的上腹部疼痛、惡心和嘔吐,可以持續幾個星期甚至二年,常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高。幼蟲寄生於胃體部和胃角部占85%以上,常引起胃部充盈缺損和粗大皺襞、胃體變形、胃黏膜輕度滲血及糜爛。胃鏡檢查、胃液檢測可發現異尖線蟲第三期幼蟲。
2.腸異尖線蟲病 病變部位有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盲腸、闌尾和直腸等。多發生在食魚生後1~5d。其表現為下腹部劇痛、惡心、嘔吐、腹脹和低熱,繼而出現腹瀉、柏油樣黏液便,右下腹和臍周等處有壓痛。通過症狀診斷較困難,容易和胃潰瘍、胃腫瘤、闌尾炎相混淆。在病變組織中發現本幼蟲而確診。有時可伴有蕁麻疹等;可出現腹水,呈淡黃色透明血清樣液體;白細胞明顯升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較少有;患者常因腸穿孔、腹膜炎或局限性腸壞死而手術。
3.胃腸外異尖線蟲病 異尖線蟲幼蟲在生食海魚片時直接鑽入咽喉部黏膜內,引起食管異尖線蟲病,表現為喉嚨發癢,惡心或咳嗽、咳痰,常可將幼蟲從痰中咳出或嘔出。用纖維內鏡檢查可在食管下段發現有白色蟲體,用鉗取出而症狀緩解。異尖線幼蟲還可移行至肝、胰、大網膜、腸係膜、卵巢、腹壁皮下,腹股溝或口腔黏膜等,引起腹膜炎、嗜酸性肉芽腫和皮下包塊,常被誤診為惡性腫瘤。
異尖線蟲病的診斷主要根據有無吃生魚史、臨床表現以及病原學檢查來進行確診。在病變部位檢出或發現病原蟲對本病的診斷具有決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