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流行性感冒飲食原則
一、食療方(下麵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谘詢醫生)
1、預防:
板藍根,大青葉各50克,野菊花、金銀花各30克。將上述4味花同放人大茶缸中,用沸水衝泡,片刻後飲用。代茶頻服。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預防流行性感冒等。
2、治療:
(1)症狀為發熱惡寒,頭痛身寒,流涕等。
生薑紅糖茶:生薑1片,紅糖適量,開水衝泡,代茶飲之。
蔥白粥:糯米30克,生薑2片,搗爛,入連須蔥1節,加米醋1毫升,趁熱飲。
紫蘇粥:白米25克,常法煮粥,粥熟放蘇葉5克。
(2)症狀為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咳嗽、咽痛、目赤。
菊花茶:菊花5克,開水衝泡,代茶飲。
桑菊豆豉飲:菊花5克,桑葉5克,豆豉3克,煎水飲。
薄荷蘆根飲:蘆根30厘米、薄荷25克,煎水飲用。
白菜綠豆飲:白菜頭1個,洗淨切片,綠豆芽15克,煎水飲用。
(3)症狀為發熱、頭痛、頭暈、鼻塞、聲重、困倦乏力,納減欲吐。
藿香飲:鮮藿香葉5克,砂糖適量,煎水飲。
二、適宜食物
1、飲食宜清淡稀軟:因感冒患者脾胃功能常受影響,稀軟清淡的食物易於消化吸收,可減輕脾胃負擔。故宜食白米粥、牛奶、玉米麵粥、米湯、爛麵、蛋湯、藕粉糊、杏仁粉糊等流質或流質飲食。
2、宜多飲開水:感冒者常發熱、出汗,體內喪失水分較多。大量飲水可以增進血液循環,加速體內代謝廢物的排泄,使體溫得到及時的散發。因此,沒有胃病的感冒者,飲用淡綠茶水,則效果更好。茶葉有很好的利尿作用,且兼發汗、健胃的功效,還能清消內熱。
3、宜多吃水果、蔬菜:蔬菜、水果能促進食欲,幫助消化,補充大量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補充感冒食欲不振所致的能量等供給不足。風寒感冒,可多食生薑、蔥白、香菜等;風熱感冒,宜多食油菜、莧菜、蕹菜、菠菜等;暑濕感冒,宜多食茭白、西瓜、冬瓜、絲瓜、黃瓜等;邪熱稍平時,則宜多食西紅柿、藕、柑橘、蘋果、杏、枇杷、甘蔗、荸薺等。
三、不適宜食物
1.禁吃鹹食:食用鹹食後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縮,加重鼻塞.咽喉不適等症狀。而且過鹹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劇。
2.禁食甜、膩食物:甜味能助濕,而油膩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應忌食各類糖果、飲料、肥肉等。
3.禁食辛熱食物:辛熱食物易傷氣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蔥一定要少吃。
4.不宜吃燒烤煎炸的食物:此類食物氣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導致黏膜收縮,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