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癰飲食原則
背癰飲食保健
偏方食療方:
方1
〖組成〗於薑、米醋各適量。
〖用法〗將幹薑炒紫研為細末,用米醋調如泥狀,敷於四周留頭,藥幹則換新藥。
〖補充〗用於初起治療。
方2
〖組成〗生蔥、蜜糖各適量。
〖用法〗上藥適量,搗如泥狀敷患處,用敷料或繃帶固定,每日1 次,10 天為1 療程,或至愈為止。
〖主治〗癰腫。
方3
〖組成〗蔥白一把。
〖用法〗搗爛作餅,貼於患處,外加厚布數層,以熱水袋熨之。顏麵部勿用。
〖補充〗用於初起治療。
方4
〖組成〗大蒜適量,艾炷。
〖用法〗大蒜切成薄片,貼於瘡頭上,艾炷置於蒜片上,點燃灸之,蒜壞則換之,以痛者灸之不痛,不痛灸之痛為度。顏麵部勿用。
〖補充〗用於初起治療。
方5
〖組成〗蔥白、米粉、米醋各適量。
〖用法〗前二味炒黑,研為細未,以醋調如糊狀,敷於患處,蓋以紗布、膠布固定,每日換藥4 次。
〖主治〗外癰腫硬無頭,不變色者。
方6
〖組成〗獨頭蒜3~4 顆。
〖用法〗搗爛入麻油和研,厚貼腫處,幹再易之。
〖主治〗癰瘡及一切腫毒。
方7
〖組成〗蔥白、艾炷適量。
〖用法〗蔥白搗如泥狀貼瘡頭上,艾炷置於藥膏上點燃灸之,藥壞則換之,以痛者灸之不痛。不痛者灸之痛為度。顏麵部勿用。
〖補充〗用於初起治療。
方8
〖組成〗連須蔥白、米醋適量。
〖用法〗搗蔥白至極爛,調入米醋,敷患處並以紗布包紮固定,每天換藥1 次。
方9
〖組成〗如意草50 克、酒70 毫升。
〖用法〗鮮草搗爛,滾酒衝入,少頃擠汁,取酒汁溫服,渣敷患處,紗布覆蓋。
〖主治〗癰瘡。
方10
〖組成〗遠誌100 克、米酒1000 毫升。
〖用法〗遠誌用米泔水浸洗,捶去心,為末,每取100 克,入米酒1000毫升浸1~2 日,取上清液,每溫飲1 盞。急用可每取藥末10 克,溫酒1 盞調,澄少頃,飲其清液,以渣敷患處。
〖主治〗癰疽發背瘡毒。
方11
〖組成〗紅藤30 克、紫花地丁30 克、酒適量。
〖用法〗午前將紅藤以水酒2 碗煎至1 碗服,臥之,午後用地丁如前法服,以服後癰漸止為效。
〖主治〗癰瘡。
方12
〖組成〗鮮生薑、陳艾絨適量。
〖用法〗先用濕紙覆滿患處,先幹處即為當灸之處。先以酒精棉球消毒,再覆薑片於患處,上置艾絨點燃炎之,約3~7 壯,每灸3 壯可換薑片1 次,如灼熱痛甚可加墊1 片薑,以灸後痛者不知痛,不痛者知痛為度,並用毫針挑去上麵粟粒樣大小的白頭或灸起的水泡,再敷以藥膏。起病1~3 天者,一般灸治1~3 次即愈。
〖主治〗癰腫。
〖說明〗顏麵部或已成膿者不宜灸治。
方13
〖組成〗天葵子適量、蜂蜜少許。
〖用法〗前一味洗淨搗碎,加適量蜜調成糊(現配現用)。先用溫鹽水衝洗患處,拭幹後再敷藥膏,敷貼的藥膏範圍應較炎症範圍稍大,厚約1~2厘米,每日貼藥2~3 次,嚴重者夜間亦須覆貼。
〖主治〗癰腫。
方14
〖組成〗醋、雀屎。
〖用法〗調敷患處。
〖主治〗癰疽腫毒久不潰。
方15
〖組成〗當歸15 克、白藍12 克、夏枯草15 克(輕症可用4.5 克)、酒適量。
〖用法〗酒水各半煎成湯劑眼。
〖主治〗一切瘡毒。
〖說明〗頸以上部位加川芎12 克,膝以下部位加牛膝15 克。
方16
〖組成〗茶葉5 克、白蘿卜100 克。
〖用法〗蘿卜洗淨切片,加鹽水煮爛,摻入茶葉,每日服2 次。
〖主治〗暑毒、痱、癤腫。
方17
〖組成〗連須蔥頭、糯米飯備適量。
〖用法〗共搗如膏狀,敷於患處,蓋以紗布,肢布固定,每日換藥1 次。
〖主治〗牛頭癰(指癰生於膝上的癰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