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E缺乏神經病一般治療
維生素E缺乏神經病西醫治療
一、治療
人類由於維生素E攝入不足引起缺乏症狀是極為罕見的,因維生素E普遍存在於各種食物中。其最豐富的來源是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和紅花油等,在麥胚、堅果類及其他穀類和綠葉蔬菜中亦有。在肉類、魚類、動物脂肪、乳類和多種水果中含量較少。
早期治療可使臨床症狀完全逆轉。本病治療主要應補給充分的維生素E,同時治療原發消化係統疾患。通常400mg,2次/d可逆轉和阻止病情發展,對於β-脂蛋白缺乏症和家族性維生素E缺乏需100mg/(kg·d)。對於口服吸收不良者可給予注射劑。
臨床應注意治療劑量差別很大,成人可耐受每天200~800mg而不出現有害作用。嚴重吸收不良患者和β-脂蛋白缺乏時需給予大劑量維生素E,每天200~600mg是適當的。一般認為大劑量維生素E是安全的,但也有報道在每天攝入1000mg時可有惡心、胃腸脹氣和腹瀉。在早產兒維生素E大劑量靜脈注射,可使早產兒患膿毒血症的危險性增高,可能是抑製了中性粒細胞的殺傷力,當口服大劑量時,易引起早產兒患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二、預後
依據維生素E缺乏時間與程度的不同,神經係統的病損程度也不同,則預後也不同。成年人耐受力較強,常在5~10年後才出現神經方麵異常。兒童則相反,如有維生素E吸收不良,很易發生重度維生素E缺乏,不及時治療,則可迅速發生神經症狀。早產兒體內維生素E儲存更少,腸道吸收能力低,生長速率快,更易發生缺乏;常導致患溶血性貧血、血小板增多、腦室內出血、水腫、晶狀體後纖維組織形成和肺支氣管發育不良的危險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