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樣肉芽腫一般治療
一、治療
本病治療至今尚無滿意的方法。據報道,在病程早期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可獲得一定療效。用激素與免疫抑製劑聯合治療,較單用激素治療效果好。這些藥物的用法和劑量與韋格內肉芽腫相同。有人報告本病即使接受激素或免疫抑製劑治療,也不能阻止其發展。多數學者認為當本病已出現肺內廣泛性病變或者中樞神經係統病變時,即使進行充分的化療,也難取得滿意的療效。這充分說明早期診斷與治療本病的重要意義。
1982年Fauci用潑尼鬆(1mg/(kg·d),2個月後減量,持續2年餘)及環磷酰胺[2mg/(kg·d),持續達37個月]治療,使46%病人得到5年左右緩解。局限性病變可行放療。G1型宜單用腎上腺皮質激素,G2或G3型可選用治療ML的聯合化療方案,約半數患者可完全緩解。本病中丘疹和皮下結節可自然消退,更多見複發。全身性皮質激素和環磷酰胺治療皮損有效。對某些難治性皮損可應用放射治療。
1.內用治療
皮質類固醇激素適用於早期限局性病變即良性淋巴細胞性血管炎及肉芽腫,采用中量到大劑量的皮質類固醇激素可緩解病情,常用量潑尼鬆60~80mg/d。亦可應用免疫抑製劑治療,早期聯合應用環磷酰胺和皮質激素可使病情長期緩解。
2.放射治療
孤立性病灶可行小劑量放射治療。
二、預後
本病預後不良,大多在發病後2年死亡,平均存活11.3個月,死亡率達65%~90%,其中50%死於呼吸衰竭。約10%~50%病例發展為惡性淋巴瘤。本病預後與肺和肺外部位受累程度以及組織學分級相關。一般說來,預後與異型大細胞百分比成反比。一般可用由Lipford等設計出評價“血管中心性免疫增殖性損害(AIL)”計分係統來進行組織學分級。一級AIL相當於“良性淋巴細胞血管炎”,對苯丁酸氮芥治療有效;二和三級AIL代表“血管中心性淋巴瘤”,其中二級AIL相當於“經典LG”或“混合淋巴細胞性和大淋巴細胞性血管中心性淋巴瘤”,三級AIL相當於“大淋巴細胞性血管中心性淋巴瘤”。直到最近,近2/3的二或三級血管中心性淋巴瘤在診斷一年內死亡。化療的進展對預後略有改善。
多死於肺部病變和中樞神經係統病變。神經係統病變的發生與預後直接相關,一旦神經係統受累,其病死率高達80%以上。若在病程早期用激素和免疫抑製劑治療,則可使部分患者的症狀獲得較長期的緩解。有12%病人發展為惡性淋巴瘤。死亡率為60%,通常在出現症狀14個月內死於泛發性肺部病變和繼發感染。1/4患者可帶病生存,中數生存期約2年。臨床上肺部雙側病變、伴神經係統損害,病理上以不典型淋巴細胞為主者,預後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