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 )

別名:
痛風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治愈率:
40%
多發人群:
男性
發病部位:
全身
典型症狀:
關節腫痛 尿酸結晶 痛風結節
並發症:
腎結石 痛風 高血壓 痛風性關節炎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風濕科 中醫科 中西醫結合科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高尿酸血症治療?

高尿酸血症一般治療

  本病的防治,不論原發或繼發性,除少數由於藥物引起者可停用外,大多缺乏病因治療,因此不能根治。臨床治療要求達到以下四個目的:①盡快終止急性關節炎發作;②防止關節炎複發;③糾正高尿酸血症,防治尿酸鹽沉積於腎髒、關節等所引起的並發症;④防止尿酸腎結石形成。

  (一)急性發作期治療 患者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一般應休息至關節痛緩解72小時後始可恢複活動。藥物治療越早越好,早期治療可使症狀迅速緩解,而延遲治療則炎症不易控製。常用藥物有以下幾種:

  1.秋水仙堿 對本病有特效,開始每小時0.5mg或每2小時1mg,至症狀緩解或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腸道副反應時停用,一般約需4~8mg,症狀可在6~12小時內減輕,24~48小時內控製,以後可給0.5mg每日二、三次維持數天後停藥。腸胃道反應過於劇烈者可將此藥1~2mg溶於200ml生理鹽水中於5~10分鍾內緩慢靜脈注入,但應注意勿使藥物外漏,視病情需要6~8小時後可再注射,有腎功能減退者24小時內不宜超過3mg。由於臨床療效卓著,對診斷困難病例可作試驗性治療,有助於鑒別診斷。在秋水仙堿治療過程中,應注意白細胞降低及禿發等反應。

  2.保泰鬆或羥基保泰鬆 有明顯抗炎作用,且能促進尿酸排出,對發病數日者仍有效,初劑量為0.2~0.4g,以後每4~6小時0.1g,症狀好轉後減為0.1g每日3次,連服數日停藥。本藥可引起胃炎及水鈉瀦留,在活動性潰瘍病患者及心髒功能不全者忌用。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的副反應偶有發生。

  3.消炎痛 初劑量25~50mg,每8小時一次,症狀減輕後25mg每日2~3次連服二、三日,療效與保泰鬆相仿,副作用有胃腸道刺激、水鈉瀦留、頭暈頭痛皮疹等,有活動性消化性潰瘍者禁用。

  4.布洛芬(ibuprofen異丁苯丙酸) 為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0.2~0.4g每日2~3次,可使急性症狀在二、三天內迅速控製,本藥副作用較小,對血象及腎功能無明顯影響,偶有腸胃道反應及轉氨酶升高。

  5.炎痛喜康(piroxicanum) 藥效時間長,每日20mg一次頓服,偶有腸胃道反應,長期用藥應注意血象及肝腎功能。

  6.萘普生(naproxen消痛靈) 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抗炎作用為保泰鬆的11倍,鎮痛作用為阿司匹林7倍,胃腸道反應較小,口服每天500~750mg,分兩次服用。

  7.ACTH及強的鬆 對病情嚴重而秋水仙堿等治療無效時,可采用ACTH25mg加入葡萄糖中靜脈滴注,或用40~80mg發次肌內注射,此藥療效迅速,但停藥後易於“反跳”複發,可加用秋水仙堿0.5mg一日二三次,以防止“反跳”。也可用triamicinolone hexacetonide 5~20mg,注入關節炎區治療。口服強的鬆亦有速效,但停藥容易複發,且長期服用激素易致糖尿病高血壓等並發症,因此盡量不用。

  (二)間隙期及慢性期治療 為了預防痛風急性發作。防止各種並發症的發生,在此階段仍須積極治療。

  1.一般處理 飲食控製很重要,避免進食高嘌呤飲食。動物內髒、骨髓、海味、蛤蟹等含嘌呤最豐富;魚蝦類、肉類、豌豆、菠菜等亦含一定量嘌呤;蔬菜、水果、牛奶、雞蛋等則不含嘌呤。肥胖患者必須減少熱卡的攝取,降低體重。宜多飲水以利尿酸排出。避免過度勞累、緊張、飲酒、受冷、受濕及關節損傷等誘發因素。

  2.降低血尿酸藥物的應用 在經飲食控製而血尿酸濃度仍在7~8mg/dl以上者;每年急性發作在兩次以上者;有痛風石或尿酸鹽沉積的X線證據者;有腎結石或腎功能損害者;均有應用降血尿酸藥物的指征,用藥後如能使血尿酸維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常可防止痛風急性發作,防止痛風石形成,減輕腎髒損害。抗高尿酸血症的治療有促進尿酸排泄和抑製尿酸合成兩組藥物,此兩組藥物均無消炎止痛作用,且在使用過程中有動員尿酸進入血液循環,誘致急性關節炎發作的可能,因此不宜在急性期應用。在選擇哪一組藥物上,常根據患者腎髒功能及24小時尿酸排出量決定,每日排出尿酸量低於600mg及腎功能良好者,可用排尿酸藥,在腎功能減退及每日排出尿酸量高於600mg者,選用抑製尿酸合成藥,在血尿酸增高明顯及痛風石大量沉積的病人,亦可兩者合用,有使血尿酸下降及痛風石消退加快的作用。

  排尿酸藥目前常用的有以下三種:

  (1)羧苯磺胺(probenicid 丙磺舒):主要抑製腎小管對尿酸的再吸收而致利尿酸作用。為防止尿酸自腎髒大量排出時有引起腎髒損害及腎結石的副作用,應用此藥常自小劑量開始,初用0.25g每日2次,兩周內增至0.5g每日3次,最大劑量每日不超過2g,約5%病人發生皮疹、發熱、腸胃刺激、腎絞痛及激起急性發作等副作用。

  (2)苯磺唑酮(sulfinpyrazone):是保太鬆的衍生物,抑製腎小管對尿酸的再吸收,排尿酸作用較丙磺舒強,自小劑量開始,50mg每日2次,漸增至100mg每日3次,每日最大劑量為600mg,和丙磺舒合用有協同的療效,此藥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潰瘍病患者慎用。

  (3)苯溴馬龍(benzbromarone):為強有力的利尿酸藥,在歐洲廣泛應用已有多年,每日一次25~100mg,毒性作用輕微,不影響肝腎功能,很少發生皮疹、發熱,但可有腸胃道反應、腎絞痛及激發急性關節炎發作。

  在排尿酸藥物治療過程中,須口服碳酸氫鈉每日3~6g,以堿化尿液,並多飲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以利尿酸排出。

  抑製尿酸合成藥物至目前為止隻有異嘌呤醇(allopurinol),此藥能抑製黃嘌呤氧化酶,使次黃嘌呤及黃嘌呤不能轉化為尿酸,其本身則在人體內漸漸氧化,生成易溶於水的異黃嘌呤(oxipurinol)經尿排出,並能在PRPP存在下轉變成相應核苷酸,消耗了PRPP,還可以抑製PRPPAT,使IMP合成減少,因而能迅速降低血尿酸濃度,抑製痛風石及腎尿酸結石合成,並促使痛風石溶解,劑量100mg每日3次,可增至200mg每日3次。與排尿酸藥物合用可加強療效,但一般不需聯用。個別病人可有發熱、過敏性皮疹、腹痛、腹瀉、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甚而肝功能損害等副作用,停藥及給予相應治療一般均能恢複,偶有發生壞死皮炎則病情嚴重,應即搶救治療。用藥期間也可發生尿酸轉移性痛風發作,可輔以秋水仙堿治療。

  3.秋水仙堿的應用 在痛風反複發作的病人,慢性炎症不易控製,雖經上述治療,有時仍有局部關節酸痛或急性發作,此時可用小劑量秋水仙堿維持,每日0.5mg或1mg往往足以使症狀得到控製,但應注意秋水仙堿對骨髓的抑製和對肝腎功能的損害。

  4.其他 對有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尿路感染、腎功能衰竭等伴發或並發症者,須進行對症治療。關節活動困難者須予以理療和鍛煉。痛風石潰破成管者應予以手術刮除。

  (三)無症狀高尿酸血症的治療 各家意見不一,一般認為血尿酸鹽的濃度在8~9mg/dl以下者不須藥物治療,但應避免過食(特別是高嘌呤飲食)、酗酒、過勞創傷及精神緊張等誘致急性發作的因素。血尿酸過高者應予異嘌呤醇治療。

  (四)繼發性痛風的治療 除治療原發疾病外,對痛風的治療原則同前述,降低血尿酸以異嘌呤醇為首選,由於尿酸生成和排出較多,排尿酸藥易加重腎髒負擔而不取。

高尿酸血症辨證論治

  中醫治療

  一、辨證論治:

  1.濕熱阻痹:

  治宜清熱化濕、宣痹止痛。

  藥用白虎加桂枝湯加薏苡仁、防己、黃柏、牛膝等。

  2.瘀熱內鬱證

  治宜清熱化瘀通絡。

  藥用涼血四物湯加減。

  3.痰濕阻滯證:

  治宜化痰除濕、舒筋通絡。

  藥用六君子湯加味。

  4.肝腎陰虛證:

  治宜滋補肝腎、舒筋通絡。

  藥用杞菊地黃丸加減。

  5、風寒濕痹型:

  治法: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方藥:薏苡仁湯加味,方中羌活、獨活、防風祛風勝濕;川烏、麻黃、桂枝溫經散寒;薏苡仁、蒼術健除濕;當歸、川芎養血活血;生薑、甘草健脾和中。

  若風邪偏勝,以上肢遊走痛為主者可重用羌活達30g,並加桑枝30g、片薑黃10~159祛風勝濕;寒邪偏勝,痛處不移,得溫則減者可加細辛1.5~3g、草烏10g,溫經散寒;濕邪偏勝,關節腫脹,重著不利,以下肢為主者酌加防己10~15g、土茯苓15~30g、木爪10~20g、萆薢15~30g,以利水勝濕。

  6、風濕熱痹型:

  治法:清熱通絡,祛風勝濕。

  方藥:白虎加桂枝湯化裁,方中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清熱除煩;桂枝疏風通絡。若發熱,口渴、苔黃、脈數者可加銀花、連翹、黃柏各10~15g以清熱解毒;關節腫大者可加桑枝30g,薑黃、威靈仙各10~15g活血通絡,祛風除濕;關節周圍出現紅斑者,可加丹皮、生地、赤芍各10~15g,涼血解毒;邪熱傷陰出現低熱口幹五心煩熱者,酌加青蒿、秦艽、功勞葉各10~20g,以養陰清熱,疏通經絡

  7、痰瘀痹阻型:

  治法:化痰祛瘀,搜風通絡。

  方藥:桃紅飲加味。方中桃仁、紅花活血化瘀;當歸尾、川芎養血活血;威靈仙通行十二經絡,可導可宣,驅風化濕。若有皮下結節者加白芥子10~20g、僵蠶5~10g,以祛痰散結;痰瘀久留者加用蟲類藥,如烏梢蛇5~10g、全蠍3~5g,以祛瘀搜風。

  8、肝腎虧損型:

  治法:補益肝腎,祛風散寒除濕。

  方藥:獨活寄生湯加味。方中熟地黃、杜仲、牛膝、桑寄生補益肝腎,強壯筋骨;人參、茯苓、甘草補氣健脾;當歸、川芎、芍藥養血和營;獨活、防風、秦艽、細辛、桂枝祛風散寒,除濕蠲痹。

  若腰膝酸軟無力甚者,可加黃芪30g、川續斷15g益氣補腎;關節冷痛明顯者可加附子5~10g、肉桂3~6g溫陽散寒;肌膚不仁者加用雞血藤30g、絡石藤20g養血通絡。

  二、其他治療:

  (1)雷公藤根去皮15g、生甘草5g,煎水服用,每日1劑, 14天為1療程,適用於風寒濕痹

  (2)稀薟草、臭梧桐各15g,煎水服用,每日1劑, 14天為1療程,適用於風寒濕痹。

  三、非藥物治療:氣功對於本病的治療可輔以氣功調理,如練習放鬆功和內養功,以幫助疏通經絡,活血通脈,平衡陰陽,以平為期。

  中藥

  (1)尪痹衝劑:祛風散寒,除濕通絡。每次1袋,日2~3次。適用於風寒濕痹型痛風

  (2)益腎蠲痹衝劑:補腎壯骨,疏筋蠲痹。每次1袋,日2~3次。適用於肝腎虧損型痛風。

  (3)舒筋活血片:活血通絡,舒筋止痛。每次5片,日3次,適用於痰瘀痹阻型。

  針灸

  一般風寒濕痹宜針灸並用;風寒熱痹則宜針不宜灸;正虛久痹以灸為宜。常用取穴,肩痛取肩。肩貞及壓痛點;腕痛取陽池、外關、合穀;肘痛取合穀、手三裏、曲他;膝痛取膝、陽陵泉;踝痛取中封、昆侖、解溪、丘墟等。

高尿酸血症相關醫生

更多>

  • 鍾秋生,主任中醫師
    鍾秋生 主任中醫師
    未開通
    東莞市鬆山湖中心醫院 中醫科

    擅長疾病:風濕免疫、骨關節、皮膚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 王伯祥,主任醫師
    王伯祥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 中西醫結合科

    擅長疾病: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纖維化、脂肪肝、肝癌,酒精新肝炎等急慢性肝髒疾病

  • 楊淩閣,主任醫師
    楊淩閣 主任醫師
    未開通
    長沙市第四醫院 中醫科

    擅長疾病:從事臨床工作40餘年,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肺係疾病、急慢性骨病、糖尿病、痛風性關節炎、急慢性肝病、腫瘤。各種結石病、老年性病變,積累了豐富經驗。治療外、婦科等疑難雜症有獨道之處,對皮膚病的治療亦有很深的造詣。

  • 羅水泉,主任醫師
    羅水泉 主任醫師
    未開通
    長沙市第四醫院 中醫科

    擅長疾病:主治內科各種疾病,擅長心、腦血管疾病和神經內科疾病的診治。先後在國家級和省級期刊發表科研論文10餘篇。

高尿酸血症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