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相關風濕病一般治療
一、治療
1.一般治療
活動期需住院治療與臥床休息,宜進易消化、維生素豐富、熱量足夠的飲食,待病情好轉後可適當活動。進食不易過多,以維持正常營養狀態和體重為原則。進食過多和少動可導致肥胖和高脂血症,甚至脂肪肝。
2.全身治療
包括保肝藥物、免疫抑製劑、免疫促進劑等。
(1)保肝藥物:
有化學藥品和中草藥製劑兩類。
①化學藥品:
可用大量維生素C、肌苷、維丙胺、複合磷酸酯酶等。轉氨酶長期升高伴有糖代謝紊亂者,可試用胰島素葡萄糖療法;有脂肪代謝紊亂者,可用肌醇等。水飛薊賓(益肝靈)每天6片,分3次口服,既可改善肝功能,又能抑製肝髒纖維化,療效較好。
②中草藥製劑:
治療本病有效的中草藥種類很多,以下列舉數種有效的製劑:
A.黃芩甙片:是從黃芩根中提取的黃酮類有效成分,有清熱解毒、抗炎和抗過敏作用。副作用僅有輕度消化道反應。每次2片,3次/d,適用於轉氨酶長期升高而其升高幅度較低的病人。
B.五味子:現知其有效成分為五味子酯甲、乙、丙、丁,對降低轉氨酶有較好效果,但遠期療效較差,停藥後轉氨酶常有反跳現象。部分病人服藥後有輕度胃痛、反酸、上腹部不適等,加用堿性藥物可使胃腸反應減輕。該藥不適用於慢性活動性潰瘍和脂肪代謝紊亂的病例。劑量為五酯膠丸2次/d,每次2粒;五酯片每次3片,3次/d。
C.垂盆草:其有效成分為垂盆草甙,有清熱利濕解毒作用。該藥遠期療效不理想,停藥後轉氨酶有反跳現象,故須緩慢停藥,以免轉氨酶反跳。劑量為每次2片,3次/d。
(2)免疫抑製劑:
①糖皮質激素:
具有非特異性抗炎和免疫抑製作用。由於激素抑製體內抗體產生,可能招致HBsAg攜帶狀態及其他副作用,故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其適應證為:A.HBsAg陰性,自身免疫反應表現嚴重,有多器官係統損害者。B.組織學證實為慢性活動性肝炎,臨床症狀明顯,轉氨酶連續10周升高和γ球蛋白增高者。激素劑量一般宜較小或中等劑量,潑尼鬆或潑尼鬆龍每天20~40mg,分3~4次口服。病情緩解後可逐步減量,繼以維持量。潑尼鬆或潑尼鬆龍每天5~10mg。6個月到1年以上為一療程。
②硫唑嘌呤:
為巰嘌呤(6-巰基嘌呤)的衍生物,有阻斷DNA的合成作用,從而可抑製免疫球蛋白和T細胞增殖。該藥應用的指征為:A.用激素後有嚴重反應者。B.同時伴有糖尿病而不宜用激素者。C.單用激素不能控製症狀者。劑量開始每天用1.5mg/kg,用藥期間須定期複查血象、肝功能和腎功能。目前多主張與激素聯合使用,每天用硫唑嘌呤50mg加潑尼鬆龍30mg,顯效後潑尼鬆龍應減至維持量,每天用10mg,或用硫唑嘌呤50mg加潑尼鬆龍10mg,其療效與20mg潑尼鬆龍相同。
③青黴胺:
含硫基氨基酸,有抑製病理性體液免疫反應作用,也可減少免疫複合物在補體參與下造成的肝組織損害。可采用遞增法,開始每次100mg,3次/d,以後劑量逐漸增加,約每周增加300mg,直至最大維持量每天900~1200mg。肝功能改善後,再逐步減量,3次/d,每次100~200mg,6~9個月為一療程。
④其他:
氯喹每次0.25g,2次/d,2~4周為一療程,療效較差,副作用也較大。
(3)免疫促進劑:
能使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恢複到正常水平,清除病毒,從而使病情得到恢複。現有的免疫促進劑包括免疫核糖核酸、轉移因子、左旋咪唑和雲芝肝泰衝劑,現分述如下:
①免疫核糖核酸(簡稱IRNA):
分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大類。特異性免疫核糖核酸是從被動免疫的馬、羊脾和淋巴結提取製成的乙型肝炎免疫核糖核酸,其主要作用是傳遞特異性免疫信息,即將特異性免疫功能由HBsAg免疫動物所提取的免疫核糖核酸傳遞給人,借以提高人特異性免疫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清除HBsAg,終止乙型肝炎慢性感染狀態。用法為每次1~2mg,每周注射1~2次,在腋窩或腹股溝淋巴結周圍皮下注射,4~6個月一療程,據報道有效率達60%以上。
從正常人周圍白細胞和脾白細胞提取的非特性免疫核糖核酸,曾用於治療HBsAg陽性的慢性活動性肝炎,應用後80%以上病人的淋巴細胞轉化試驗、E-玫瑰花結試驗、皮膚遲發性變態反應試驗等細胞免疫指標上升,但HBsAg轉陰率較低。用法為每次3mg,每周1次。注射於腋窩下上臂內側,4~6個月為一個療程。
②轉移因子:
分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類。國外對特異性轉移因子治療慢性活動性肝炎的療效,基本上持否定態度。國內多采用正常人混合白細胞製備的非特異性轉移因子,多數病人應用後可見T細胞功能增加。部分病人用藥後有一過性肝功能損害加重,可能是由於機體細胞免疫提高,間接促進了B細胞體液免疫功能體引起的。如症狀無明顯加重,可繼續使用,以後肝功能仍可正常。用法為每周1次,每次1~2U,注射於上臂部的內側皮下,20~30周為一個療程。
③左旋咪唑:
有促進巨細胞吞噬功能和提高T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用法為每周用藥2天,每天150mg,分2次口服。該藥療效並不理想,可與激素聯合應用。對HBsAg陰性的慢性活動性肝炎,療效較好。
④雲芝肝泰衝劑:
係我國獨創的具有較強免疫促進作用的中成藥。其降酶效果好,改善肝功能迅速,為非特異性T細胞免疫促進劑。用法為每次5g,3次/d,3個月1個療程。
(4)其他:
國外報道,幹擾素誘導劑對HBsAg陽性的慢性活動性肝炎有一定療效,目前國內主要用聚肌胞(PolyI∶C)誘導內源性幹擾素產生。幹擾素可使病毒感染的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影響病毒複製時的轉錄和翻譯,阻抑病毒蛋白合成。一般用法為每次0.5~1mg,每周2次,2周為一療程,2~4個療程即可判斷療效。初步發現病人HBsAg可以轉陰,轉氨酶可下降至正常。在治療期間給予大劑量維生素C,能使幹擾素誘導劑的效率增強3倍。
環孢素、他克莫司已成功用於對激素治療無效的病人。
(5)對症治療:
因為慢性活動性肝炎為一種多係統損害疾病,除全身治療外,當肝外係統損傷所引起的症狀嚴重時,應及時進行對症治療。
①關節症狀:
可適量給予非激素類抗炎止痛劑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劑量宜小。
②心肌炎嚴重時;
除全身治療外,尚須酌情給予營養心肌的藥物如輔酶A、三磷腺苷等。
③慢性腎功能衰竭:
應進行適當的降壓治療,並給予糾正酸中毒的藥物及降血鉀和促進蛋白合成的藥物等。
④貧血嚴重時;
應適量輸血和給予興奮骨髓的藥物。
⑤出血傾向明顯時;
可給予較大劑量的維生素K。
⑥其他:
一旦發生感染,應及時進行有效的抗感染。在用免疫抑製劑治療期間發生感染,多為機會性感染,其病原體多為革蘭陰性杆菌,故宜用相應的藥物治療。此外,發生肝性昏迷時,須及時進行妥當的處理。
二、預後
因不同病因及病情輕重而異,輕者可緩解為慢性持續性肝炎,重者可發展為肝硬化,偶可發現肝癌。HBsAg陰性的病例經治療後預後較好。
影響預後的因素有酗酒、重體力勞動、繼發感染、用藥不當、治療不及時和治療不徹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