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心肌梗死一般治療
青年心肌梗死西醫治療
(一)治療
治療與一般心肌梗死相同。鑒於青年心肌梗死的近期(6%)和遠期(12.7%)病死率均低,近期和遠期預後均較老年心肌梗死好,除少數在急性期死亡外,在以後存活中,多數可以恢複工作,極少喪失勞動力,因此在處理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時應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麵。
1.青年心肌梗死患者重新工作的評價
青年心肌梗死恢複後勞動力的判定和職業選擇對患者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尤其是在將來漫長的歲月中能否工作、工作的性質以及職業的考慮對醫師來說至關重要,此時醫師有責任給青年心肌梗死患者提出合理的建議。在職業選擇方麵應注意到以下幾點:①能否勝任病前的職業;②能否勝任病前的勞動強度;③能否適應病前的勞動或工作環境;④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的長短;⑤所存在的危險因素及精神因素。
患者是否能夠重新工作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麵:①病情的輕重;②工作量大小;③活動量及生活的自理程度;④工作環境是否合適;⑤經濟情況。
2.醫師在建議青年心肌梗死患者重新工作時應考慮的問題
(1)病情的嚴重程度:
①多支血管病變且狹窄程度比較嚴重者;出現梗死後心絞痛或複發性心肌缺血者近期不宜工作,單支血管病變狹窄程度較輕,康複後0.5~1年內無心絞痛和複發性心肌缺血者可考慮工作。
②梗死範圍大、伴梗死延伸或膨展者暫時不考慮工作。
③心髒增大、心功能不全患者及非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心肌梗死的原發病未糾正者在康複期均不宜參加工作。
(2)體力強度:
①有嚴重心功能不全、預後不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宜恢複工作。
②原為體力勞動者,體力消耗大,康複後的心功能不能負荷原工作的體力強度,應考慮改換能夠勝任的體力負荷工作。
③工作時間長,有潛在危險因素的患者,應在縮短工時,消除潛在危險因素後方考慮工作。
(3)精神狀態和社會因素:精神狀況好、家庭情況優越、經濟條件富裕者,在康複一段較長時間後可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工作。
(4)亦應考慮工作情緒、休息時間的長短、工作緊張程度及勞動環境等。
3.關於青年人劇烈運動的問題
劇烈運動是誘發青年人心肌梗死的原因之一,但不能因此而反對開展體育運動鍛煉。與之相反,定期參加各種體育運動對身體有益,隻要消除危險因素,尤其是吸煙,並進行良好的醫療監護,人們就能對運動給予正確理解,對參加體育運動也就不可怕了。
(二)預後
青年心肌梗死的預後取決於冠狀動脈病變的血管支數、狹窄和粥樣硬化程度、心功能狀態、危險因素控製、伴發病和並發症嚴重程度。
國內一組報道50例40歲以下的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病死率6%,10年內和5年內累計病死率分別為12.7%和10.6%。而另一組54例40歲以上心肌梗死,5年內累計病死率高達57.1%,可見青年心肌梗死預後較年長心肌梗死好。
青年心肌梗死病死率較低,發病時合並症及伴發病少,年齡輕,出院後病情穩定,體力恢複快。說明青年心肌梗死預後有兩個顯著的特點:①急性期和遠期病死率低;②近期與遠期的預後較好。
國內報道50例40歲以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後生存47例,病後半年內死亡2例,其餘全部複工,無一例喪失勞動力。大部分患者在病後1年內即能上班,且可勝任病前的勞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