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一般治療
(一)治療
最有效和可靠的治療手段是避免抗原接觸,如調換工作環境、使用呼吸防護設備、清潔空氣溫度調節器和空氣濕度調節器等。對嚴重發作的病例可以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具體的劑量和治療時間目前尚無結論,但大多數學者給予潑尼鬆(強的鬆)口服,開始劑量為40~60mg/d,2周後逐漸減量,總療程為4~6個月。潑尼鬆(強的鬆)能降低急性期持續時間和死亡率,但不能預防慢性EAA的發生。對慢性EAA病人也可給予小劑量激素治療,但臨床效果差異很大。其他的非皮質激素類抗炎藥物或係統性免疫調節劑對EAA治療無效。
(二)預後
如果病人在出現永久性的放射學或生理學異常之前,脫離接觸過敏源,病人的預後良好,如果病人此時不能脫離過敏源,使用麵罩預防急性EAA的發生,則病人的預後仍然良好。如果病人持續接觸過敏源,有10%~30%的病人將發展為肺間質纖維化。據報道農民肺發病後5年死亡率可達20%。總體而言,長期小劑量接觸要較短期間斷接觸過敏源的預後差。
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辨證論治
專方驗方
1.銀黛合劑:青黛3g,銀杏12g,地骨皮9g,蘇子6g,天竺黃9g,寒水石9g。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適用於肺炎屬痰熱壅肺者。
2.枳星牛黃散:生枳殼30g,膽南星15g,黑牽牛15g,酒大黃30g。共研細末。1歲內每服0.15~0.3g,1~3歲每服0.3~0.6g,3~6歲每服0.6~1.2g,每日3次,開水送服。適用於邪熱閉肺者。
3.銀杏散:白果仁30g,杏仁30g,小茴香30g,麻黃15g。共為細末。1歲內每服0.3~0.9g,1~3歲每服1.5~1.8g,3~6歲每服2.4g,6~9歲每服3g,日服3次。白開水加白糖少許衝服。適用於肺炎屬風寒襲肺者。
4.清肺化痰丸:天竺黃30g,陳皮15g,生石膏30g,黃芩15g,膽南星15g,冰片6g,瓜蔞仁15g,黃連15g。共研細麵,煉蜜為丸,每丸3g。3~6歲每服1丸,6~9歲每服1.5丸,9~12歲每服2丸,日服3次。適用於肺炎屬痰熱壅肺者。
5.急性肺炎方:炙麻黃4.5g,杏仁9g,生石膏30g,銀花24g,連翹15g,鮮蘆根30g,七葉一枝花10g,牛蒡子12g,虎杖根30g,野蕎麥芽30g,生甘草6g。水煎服,日1劑。用於治療各型肺炎。1.貼敷:芥末粉、麵粉各等份,將二者混勻,用50~60℃熱水調成糊狀,塗於二層紗布中間,麵積約10×15cm,敷貼於背部羅音最多處,局部皮膚先塗凡士林予以保護,每次敷7~10分鍾。適用於肺炎風寒襲肺型。
6.熱熨:取蘇子30g,白芥子30g,蕪荑30g,香附30g,細辛10g,食鹽30g,食醋少許。鐵鍋將上藥炒至芳香灼手裝入布袋,在脊柱及其兩旁或羅音密集處來回推熨,每日2次。適用於肺炎恢複期羅音不消失者。
7.霧化吸入:魚腥草500g,夏枯草500g,菊花500g,加水後2次蒸餾,收集蒸餾液1000ml,加入吐溫3ml,微溫搖勻,再加入氯化鈉8.5g,然後過濾。用超聲霧化儀口腔霧化吸入。用於肺炎咳喘者。
肺炎初期取中府、尺澤、孔最、列缺、魚際、曲池、合穀穴,每日1次,快速針法,不留針;重症肺炎取列缺、少商、天突、膻中、靈墟、大椎、大杼、風門、肺俞、膈俞穴,每日2~3次,快速針法,不留針。
推拿按摩
肺炎初期清肺經、揉太陽、推坎宮、揉肺俞、推小橫紋、揉掌小橫紋、分推膻中、揉天突,風寒者加推三關,風熱者加清天河水;重症肺炎清肺經、清大腸、退六腑、清板門、揉肺俞,熱甚加清天河水、揉小天心,喘甚加推膻中、揉天突,痰多加推小橫紋、運內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