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並腸梗阻一般治療
一、治療:
妊娠期腸梗阻的處理與非妊娠期相同。非絞窄性腸梗阻可在嚴密觀察下保守治療,即胃腸減壓、靜脈輸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注射抗生素;48h仍不緩解或出現腹膜炎時,應盡快手術。患者常因嘔吐、腸壁水腫、腸腔內大量滲液、胃腸減壓丟失大量液體而致低血容量、休克、腎衰。絞窄性腸梗阻不論發生在妊娠任何時期,均應盡早手術,同時采用上述各種非手術治療措施。
手術應作縱切口。妊娠中期術中盡量避免幹擾子宮,術後繼續保胎治療。如妊娠34周以上,估計胎兒肺已成熟,應先做剖宮產取出胎兒,使子宮縮小後再探查腹腔,否則膨大的子宮使術野難以暴露,難以操作。須請有經驗的外科醫師檢查所有腸管,因常可能有一處以上的粘連梗阻。如有腸管壞死,還須做部分腸管切除與吻合術。死亡病例均係誤診,延誤了手術時機,以致發展到腸壞死、穿孔、腹膜炎、中毒性休克、DIC、腎衰竭等。
假性腸梗阻,或稱Ogilvie綜合征,是結腸功能紊亂所致的非器質性腸梗阻,其中10%發生在產後,表現為腹脹,惡心、便秘,檢查腹雖脹但軟。X線檢查可有結腸過度脹氣直達脾區,但其遠端並無機械性梗阻存在。如結腸擴張到9~12cm(臨界值),則易穿孔而致感染、休克死亡。在結腸未擴張到臨界值時,可保守治療,包括胃腸減壓、輸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放置肛管排氣。如保守治療72h無好轉,或X線提示結腸擴張已達臨界值時,則應手術治療。
二、預後:
妊娠合並腸梗阻的孕產婦死亡率與不及時診斷、不及時手術與術前準備不充分直接相關。其母體病死率為10%~20%,胎兒病死率為30%~50%,多發生在絞窄性腸梗阻或腸穿孔伴有水、電解質失衡時。如能做到早期診斷和及時處理可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