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心髒腫瘤一般治療
一、治療
心腔粘液瘤雖屬良性,但如切除不徹底可導致術後複發。術中操作不慎,使瘤體碎片脫落,術後即可引起體循環栓塞。目前對心腔粘液瘤手術治療,均主張在體外循環直視下完整切除瘤體和瘤蒂附著處的房間隔卵圓窩組織。為了避免術中可能產生瘤體碎片脫落,在切除瘤體後,心髒各腔室均需用大量生理鹽水衝洗,並細心察看各房室腔情況,有無多發性粘液瘤的存在,並察看房室瓣及瓣環有無擴大情況。在個別病例粘液瘤可能引起瓣膜損傷或瓣膜出現粘液樣變性,有時需要附加瓣膜成形術,瓣環環縮術或人工瓣膜置換手術,以免術後存在瓣膜關閉不全。
心房切口選擇可采用右房或經房間溝左心房切口或者雙心房切口,當瘤體較大時,以采取雙側心房切口為宜。
除一般體外循環手術可能產生的並發症外,心腔粘液瘤術後最常見的並發症為:①心律紊亂和房室束傳導阻滯:一般來說均為短暫性,通過利多卡因靜脈滴注治療室性早搏。短暫的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用異丙基腎上腺素靜脈滴注維持心率,必要時安置經靜脈心內臨時起搏,待恢複竇性節律後拔除起搏導線。②體循環栓塞:常為瘤體碎片脫落所致,腦部主要血管栓塞可引起腦組織缺氧、水腫和壞死,病人昏迷不醒甚至死亡。身體其他重要髒器血管栓塞,在擴張血管藥和抗凝治療無效情況下應采取切開血管取栓手術。
原發性惡性心髒腫瘤 主要為肉瘤類腫瘤,包括粘液肉瘤、橫紋肌肉瘤、淋巴肉瘤和惡性血管瘤等。其中以橫紋肌肉瘤為多見,這類腫瘤發病年齡較年輕,腫瘤發生在心房腔者比心室腔略為多見,由於心腔內腫瘤可引起心髒腔室的梗阻並產生相應的症狀和體征,心髒肌肉廣泛地被腫瘤組織所替代可導致心肌收縮無力,從而產生心力衰竭。腫瘤細胞浸潤至心髒傳導係統可引起心律紊亂或者房室束或其束枝傳導阻滯,並引起患者突然死亡。腫瘤累及心外膜或心包可產生血心包和心包填塞征。
心髒惡性腫瘤與良性腫瘤,術前兩者難於區別,一般常在術後切除腫瘤標本或屍檢解剖中得到正確的病理診斷。心髒惡性腫瘤由於術中難以達到徹底根治,故手術後局部腫瘤複發機會很大或發生身體重要器官的遠處轉移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