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遷延性膽汁淤積性黃疸一般治療
一、治療
1.病因治療
有些病因所致的膽汁淤積是可治的,如膽道閉鎖、膽總管囊腫、膽結石可外科手術治療。細菌、弓形蟲、梅毒感染,可采用抗生素藥物治療。某些代謝病可采用飲食治療,如半乳糖血症,可限食乳製品。藥物引起者,及時停藥。早期診斷、治療常可避免不良後果發生。
2.保守治療
對一時難以根治病因的病例,可采用保守治療。多數可經自然病程恢複,如各種病毒感染及特發性嬰兒肝炎。
3.皮膚瘙癢及黃色瘤處理
不是膽道閉鎖病例,可口服苯巴比妥以促進膽汁排泄,每天劑量5mg/kg。也可用考來烯胺(消膽胺),每天0.25g/kg,分3次喂奶時服。該藥為陰離子交換樹脂,不被腸道吸收,可與腸內膽酸結合,由糞便排出,阻斷膽酸回吸至腸-肝循環,可降低血膽酸濃度,並促進膽固醇在肝內轉變為膽酸,起到利膽作用。但本藥味不佳,嬰兒不易接受。副作用有便秘,加重脂溶性維生素缺乏。
4.預防並發症
病兒常因並發肺炎等感染而死亡,應做好保護隔離。有的病兒可因手足搐搦症、喉痙攣引起突然窒息,除補充維生素D,應注意鈣劑補充。
5.手術治療
膽管閉鎖不經外科治療時,可最後發展成下列情況:發育不良、顯著瘙癢、門脈高壓、脾功能亢進、出血體質、佝僂病、腹水及發紺。氣管炎和肺炎很常見。最後肝功能衰竭,幾乎全在18~24個月內死亡。
偶爾有“可治愈的”膽管閉鎖,是通過膽總管或膽囊-空腸吻合術治療的,標準做法是肝門-腸吻合術(Kasai式)。有時,如果存在膽囊並且通向十二指腸的通道是開放的,則可用肝門-膽囊吻合術(膽囊Kasai式)。這些手術最好在專門的中心進行,那裏有經驗豐富的外科、兒科醫生、護士。這類手術應該盡可能早的施行(年齡6~10周),Kasai式手術一般實施年齡是小於4個月的嬰兒,因為4個月後排出膽汁的可能性很小。
Kasai式手術後仍不能引流膽汁,或經外科手術後仍進展到膽汁性肝硬化晚期者,則應行常位肝移植。肝移植後5年存活率為60%~80%。
無論是否實施Kasai式手術,都應給予支持療法,包括維生素和熱卡供給(用水含形式的維生素A、D、K和E以及含有中鏈三酰甘油“Pregistimil或Alimentum”的配方飲食)。細菌感染(如逆行性膽管炎)應該立即用廣譜抗生素治療,出血傾向應通過肌內注射維生素K給予糾正。腹水的治療包括減少鈉鹽攝取和給予螺內酯(安體舒通)。利膽劑和膽汁酸結合劑(考來烯胺、氫氧化鋁凝膠)作用不大。熊果脫氧膽酸的作用尚不明確。
當膽汁分流成功時,5年存活率是35%~50%。外科手術完全失敗與不手術病人的結果相同,但患者死亡更早(8~15個月/18~36個月)。死亡的原因通常為肝功能衰竭、敗血症、酸中毒或繼發於難治性腹水的呼吸衰竭。奇怪的是很少死於出血。肝髒移植可極大的改善這些患者的預後。
肝移植:對治療無效,生長停滯或發展為肝功能衰竭病兒,國外采用肝移植治療,24個月存活率可達70%。
二、預後
1.感染所致圍生期和新生兒肝炎
新生兒感染性肝炎常伴有多髒器受累,預後不良。常死於肝功能或心功能衰竭、頑固性酸中毒、或顱內出血,特別是皰疹病毒、埃可病毒感染時,偶爾可見於巨細胞病毒或風疹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很少引起新生兒急性重型肝炎;然而,大多數感染後嬰兒變成無症狀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另一方麵,經胎盤獲得疾病的嬰兒可以完全恢複,也可留下後遺症,特別是神經係統後遺症。持續性肝髒感染可導致輕度慢性肝炎、肝門部纖維增生或肝硬化。慢性膽汁淤積可導致牙釉質發育不良、生長緩慢、膽性佝僂病、嚴重瘙癢和黃色瘤。
2.新生兒肝炎(巨細胞肝炎)
80%的病人恢複後沒有明顯的肝纖維化病變。然而,如果一個親屬以前有過新生兒肝炎,70%~80%有可能發展成肝硬化(“Byler病”)。
3.小葉間膽道缺乏
本病綜合征型的預後比非綜合征型要好。前者隻有30%~40%的病人有嚴重的進行性病變,後者70%以上的病人晚期進展為肝硬化。在Alagille綜合征中,2~4歲前膽汁淤積往往改善,隻殘留少量肝纖維化。盡管殘存有血清膽酸高、轉氨酶高和堿性磷酸酶高,成活至成人是很常見的。有些病人曾發生肝細胞癌。雖有性腺發育不全,然而對生殖力沒有明顯影響。心血管異常可能縮短壽命。有些病人有持久的嚴重膽汁淤積,使他們的生命質量差,在這種情況下,可做肝髒移植。
Alalgille綜合征的基因位於染色體20p上,但尚未被分離和克隆出來。
4.膽總管囊腫
預後取決於是否伴發閉鎖及肝內膽管的狀況。如果有閉鎖,預後與上述膽管閉鎖的預後相似。如果是一個孤立的囊腫,預後相當好,黃疸消退且肝細胞結構恢複正常。然而,可以發生逆行性膽管炎,特別是同時存在肝內囊腫時,或吻合口梗阻。囊腫內發生膽管癌的危險在成人大約為5%~15%;所以一旦可能即應切除囊腫。
5.長期腸外營養
早期腸道喂養可以減少並發症的發生率。預後一般良好。個別病例可有門脈纖維化、肝硬化、肝細胞瘤,特別是那些腸切除或畸形的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