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嗆一般治療
頓嗆西醫治療
常用的西藥止咳藥有以下幾種:
1.可待因
該藥止咳作用迅速而強大,口服後大約1小時就可發揮最大效用,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劇烈幹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適用於伴有胸痛的劇烈幹咳。由於此藥能夠抑製氣管和支氣管黏膜的腺體分泌和纖毛運動,對有少量痰的劇烈咳嗽,應與祛痰藥合用。痰很多的病人不能服用可待因,否則會使大量痰液阻塞呼吸道。可待因不可長期使用,因其可產生耐受性和成癮性,也可引起便秘。隻有嚴重的刺激性的無痰幹咳、或咳嗽劇烈,影響睡眠,才可酌情考慮用可待因之類的鎮咳藥。可待因為口服藥,每次15~30毫
2.咳必清
常用於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引起的頻繁咳嗽和百日咳,有局部麻醉的作用。該藥無成癮性,使用較安全,不適用於多痰患者,否則易引起積痰過多,加重病情。一次服藥作用可持續4~6小時。咳必清為口服,每次1~2片,每日3~4次。青光眼病人慎用。
3.咳平
可抑製咳嗽中樞,止咳作用較可待因弱,無耐受性及成癮性。服藥後20~30分鍾就可見效,作用可持續3~4小時,適用於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和結核病所引起的咳嗽。咳平為口服,每次10~30毫克,每日3次,兒童每公斤體重每次1.0毫克,每日3次。
4.必嗽平
黏痰溶解劑,可使痰液變稀,容易咯出,同時作用於胃黏膜,反射性引起化痰作用。服後1小時見效,作用可持續6~8小時,適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支氣管擴張導致的氣急等症。胃潰瘍病人慎用。
頓嗆辨證論治
頓嗆中醫治療
外感熱病,
即類流感也是常見的外感咳嗽,病人咳黃痰、發高燒、咽痛口幹,苔黃脈數,往往伴有便秘。治療上應宣肺清熱、止咳化痰。因“肺與大腸相表裏”,可通過瀉大腸熱來清肺中之邪,可用對症的小承氣湯及麻杏石甘湯加減來治療。如果咳嗽遷延不愈,痰黃不易咳出,高燒不退,提示可能轉為肺炎,則應泄肺清熱化痰。
風寒咳嗽是最常見的外感咳嗽,
多由風寒感冒引起,患者有咳嗽、鼻塞、流清涕、頭痛、怕冷及發燒,苔薄白,脈浮。治療可采用溫肺散寒、止咳化痰,根據病情用麻黃湯或桂枝湯加減治療。
此外,陰虛咳嗽也很常見,患者多因久咳不愈,肺津耗傷,或腎陰素虛,複感風寒,傷風雖愈,咳卻持久不止,並伴有低熱、盜汗、苔薄黃、脈細數等陰虛症狀。治療可用百合固金湯加味麥冬等益氣養陰、潤肺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