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一般治療
一、治療
1.治療原則
(1)當性別確定為男性後,應根據尿道下裂的類型,結合女性生殖道有無、睾丸發育狀況,製訂全麵治療方案。分階段進行,各個階段應保持治療方案的連續性。
(2)如小兒陰莖發育差,可於術前用1~2個療程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待陰莖發育後,再行手術。
(3)手術目的是矯正陰莖下彎,使尿道口恢複或接近正常陰莖頭的位置,使小兒能站立排尿,成人後有生殖能力。
(4)有尿路感染者,術前必須嚴格控製感染。
(5)尿道成形術應暫行尿液分流術,根據尿道下裂類型,選擇恥骨上膀胱造瘺或會陰部尿道造瘺。
(6)傾向於早期治療。手術年齡既往多偏重學齡期兒童,實際上1歲小兒陰莖發育的大小與5~6歲小兒相近,且幼兒手術後反應輕,早做手術能解除家屬及小兒的精神壓力,故目前以1歲後手術為宜,至少應於入學前或入幼兒園前完成。
2.矯正陰莖畸形 是治療尿道下裂的第1個重要環節。根據陰莖下彎程度及尿道下裂的有無,確定手術方法。
(1)陰莖下彎無尿道下裂:一般主張不切斷尿道,仔細將尿道周圍的纖維組織切除,將陰莖頭背部的包皮轉至腹側,覆蓋於尿道上麵。如果用此法不能將陰莖伸直,則切斷尿道,伸直陰莖,中間缺損的尿道,行尿道成形術。
(2)陰莖下彎合並尿道下裂:尿道下裂合並陰莖下彎,尿道周圍組織缺損的程度多為Ⅰ級。因此一般要求切開陰莖筋膜至白膜的外麵,勿傷及白膜,將白膜外的索狀纖維組織完全切除,同時遊離尿道口,切除尿道口周圍與陰莖粘連的纖維組織,使尿道口後移,這樣才能將陰莖伸直。有的學者認為纖維索周圍的皮膚常無彈力,其對陰莖的牽扯亦影響陰莖伸直,強調應將這些皮膚切除,缺損的皮膚可用包皮轉移至腹側覆蓋。
3.尿道成形 這是治療尿道下裂的第2個重要環節。尿道成形術失敗率較高,概括起來分為2類。
(1)一期手術:矯正陰莖畸形與尿道成形術一次完成,多用於陰莖型尿道下裂。尿道大部分選用包皮成形。包皮優點是皮膚菲薄、有彈性、無毛、距離近、血運好,因此形成的尿道不致壞死,成功率高。也有選用膀胱黏膜皮條形成尿道者,優點是合乎尿道生理,缺點是一旦失敗,整個形成的尿道壞死無法彌補。不論用什麼組織形成尿道,一期手術的共同優點是一次手術完成,痛苦少,治療周期短。
(2)分期手術:分期手術是陰莖畸形矯正與尿道成形術分期進行。手術方法很多,不少是由Thietsch、Denis Browne及Cecil 3種手術方法演變而來的,這3種方法仍為尿道成形術的基本方法。
4.手術失敗原因及預防 尿道下裂手術失敗常見原因有以下4點。
(1)陰莖下彎畸形矯正不徹底:是手術失敗的重要原因,多因手術切除尿道纖維索不徹底,無彈力的皮膚未曾切除,尿道外口未分離,以及發生血腫、感染等。為了在手術中確定陰莖下彎是否已完全矯正,可於陰莖根部用橡皮帶紮緊,陰莖海綿體內注入無菌生理鹽水,人為勃起,觀察陰莖是否仍有下彎。手術時切忌切除白膜,否則可發生陰莖下彎,這種陰莖下彎很難矯正。
(2)尿道瘺的形成:是手術失敗的另一重要原因,有的報道高達55%。尿道瘺發生與手術方法有一定的關係,一期手術發生率高,發生原因是由於新形成的尿道或尿道口有狹窄、止血不徹底導致血腫形成、止血結紮線過多及切口感染等。為此,形成尿道的皮瓣越向遠端越要寬些,防止尿道狹窄,用電凝器止血,可防止異物存留。止血必須徹底,防止血腫形成。
(3)皮膚壞死及裂開:形成的尿道完全壞死者,多見於膀胱黏膜移植、遊離皮管移植。用包皮行尿道成形,如果血運不佳,也可發生尿道壞死。其他手術多見於皮膚部分裂開。常見的原因有感染、皮膚縫合過密,邊緣缺血壞死。術後敷料包紮過緊也可影響血運,使皮膚壞死。在Denis Browne手術,陰莖背部減張切口長度不足,也是傷口裂開的一個重要原因。
(4)尿道外口狹窄:一旦發現,應立即進行整形,擴張外口。
二、預後
總之尿道下裂手術在目前並發症仍多,失敗率仍高,細致的手術技巧、徹底止血、預防感染等均可提高手術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