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一般治療
一、治療
肩關節新鮮脫位幾乎都可用手法複位,極少數合並有骨折及血管神經損傷需探查處理者及陳舊性、習慣性者才需要手術處理。
1.手法複位 複位方法很多,應根據個人習慣及病情而定,介紹幾種如下:
(1)牽引推拿法:患者仰臥,一助手用布帶經患側腋部向健側外上方牽引(或一助手套住胸廓向健側牽拉,另一助手經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牽拉),另一助手雙手握患肢腕部,順患肢體位方向牽拉,並徐緩做患肢內、外旋活動,逐漸內收患肢,肱骨頭一般可自動複位。對不能自動複位的病例,術者用一手在腋下將肱骨頭向關節盂內推動,即可還納。
(2)手牽足蹬法(Hippocratic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站立於患側,雙手握住患肢腕部,將足跟部置於患側腋窩,雙手握患肢牽拉,以足跟部頂住腋窩作對抗牽引,並以足向外推擠肱骨上端。左肩部脫位時術者用左足,右肩脫位時用右足。用力持續牽引患肢,並逐漸內收、內旋、外旋患肢,即可複位。應用此法應注意:肩部肌肉發達或肌肉痙攣可造成複位困難,足跟應頂在胸壁與肱骨頭間,而不應直接蹬踏胸壁,此法應用不當可造成肋骨骨折,特別是老年骨質疏鬆患者更易發生。
(3)旋轉複位法(Kocher法):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立於患側。一手把住患肢腕部,一手把住肘部,屈肘90°,沿肱骨長軸作持續牽引,先將上臂外展、外旋,然後將上臂內旋,將患側手掌搭於對側肩部即可複位。此法使用不當,有引起肱骨骨折者。肌肉發達者及老年骨質疏鬆者不宜應用。
2.複位後處理 脫位整複後,肩部飽滿,方肩變為圓肩,與對側外觀相似;腋窩、鎖骨下或喙突下捫不到脫位的肱骨頭;患肢手掌放於對側肩前部時,患肘內側與胸壁可以接觸(Dugas征陰性)。X線檢查與複位前對照,證明肩關節已複位。
(1)固定:上臂保持在內收、內旋位,肘關節屈曲90°,前臂橫行,上臂自然下垂依附於胸壁,用紗布棉墊或紙墊放置於腋下和肘部內側,隔開胸壁與上臂內側皮膚,防止長期接觸發生糜爛。用繃帶將上臂與胸壁固定,然後用三角巾懸吊患肢前臂。
(2)功能鍛煉:固定期間鼓勵患者進行腕和手部關節活動,肩部肌肉原位 舒縮鍛煉。必須防止上臂外旋,以便有利於關節囊破口的愈合。1周後除去繃帶,保留懸吊之三角巾,開始練習肩關節伸屈活動,仍不可進行外旋、外展活動。循序漸進活動2周後,可去除三角巾,進行肩關節自主活動,輔以理療、按摩。禁用一切被動強製活動。一般術後3個月肩關節功能可恢複正常。
3.切開複位
(1)手術指征:對新鮮性肩關節前脫位很少采用切開整複的方法,除非有以下情況方考慮手術:
①肩關節前脫位合並神經、血管壓迫症狀者,應立即切開複位,緩解壓迫,修複神經、血管損傷。
②肩關節前脫位合並肱二頭肌長腱向後滑脫,阻礙肱骨頭回納,經手法複位失敗者。
③肩關節前脫位合並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骨折塊卡在肱骨頭與關節盂之間,經手法複位失敗者。
④肩關節前脫位合並肱骨外科頸骨折,經手法複位失敗者。
(2)手術步驟患者仰臥,患肩後墊以薄枕,全麻下進行手術。於肩前內側做拐棍樣切口,將皮瓣向外反轉,顯露三角肌與胸大肌溝處頭靜脈及三角肌的起點。在溝稍外處分離三角肌前緣的肌纖維,保留少部分肌纖維,與頭靜脈一並向內側拉開。在鎖骨及肩峰下 1~2cm 平麵處向外橫行切斷三角肌,至肩峰為止,將其向外側反轉,即可暴露出關節的前部。在喙突下切斷喙肱肌及肱二頭肌短頭的肌腱,即可探查其深部的腋動脈及神經。外展、內旋肱骨頭,顯露三角肌與關節盂間的空隙,即原來肱骨頭所在的部位,將肱骨頭複位。將肱二頭肌長頭鍵複位,清除大結節骨折斷端血腫及肉芽組織,勿損傷肩袖,將撕脫骨折塊複位,用螺絲釘固定。最後依次縫合其肌肉、筋膜和皮膚。術後肩關節固定的位置和術後處理與手法整複者相同。 3周後除去繃帶,更換三角巾懸吊,逐步練習主動活動,4周後去掉三角巾,增加活動範圍,輔以物理治療,促進功能恢複。一般需要1/2~1年的時間關節功能才能基本恢複。
二、預後
單純性者預後良好,合並肱骨外科頸骨折者,需視骨折具體情況及全身狀態而定,一般亦多較滿意,罕有再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