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創傷一般治療
一、治療
早期處理
1、檢傷分類和術前處理應同時進行,檢傷分類的目的是判斷有無內髒傷,使有適應證的傷員盡早手術。內出血在和內髒內容物刺激都可出現休克,這類傷員應緊急剖腹手術,但手術必然會加重休克,因此必須先輸血或血漿代用品,將血壓提升到90毫米汞柱以上,方行手術,如經過搶救,血壓仍升高不到90毫米汞柱,表示有持續內出血,而且出血速度很快,應在加強抗休克的同時進行剖腹止血處理內髒傷,隻有止住了血,才能控製休克。
2、手術前準備:手術前準備主要是抗休克、其措施為:
(1)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
(2)立即用粗針頭作靜脈穿刺或靜脈切開,建立一條通暢的輸液通路,並抽血行血型鑒定,交叉配血;
(3)立即靜脈快速滴注平衡鹽溶液或右旋糖酐500~1000毫升,隨即輸血,在多數病人血壓能夠回升;
(4)安放留置導尿,記錄每小時尿量;
(5)放置胃管,接吸引器進行胃腸減壓;
(6)術前使用有效的抗菌素,開放性腹部外傷者,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3、手術治療
一般腹壁損傷的治療,可按其它部位軟組織損傷處理原則進行治療。腹腔內髒損傷常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剖腹探查術。剖腹探查的適應證如下:(1)有明顯的腹腔內髒損傷的征象者;(2)休克經治療,血壓仍不升,或上升後又下降,未能查出腹部外出血征象者;(3)觀察中的傷員出現上述情況者;(4)戰時,前一級醫療單位雖已行剖腹探查,但傷員又出現上述征象者。
麻醉選擇:腹腔內出血的傷員,以氣管內插管行全身麻醉較為安全,一般損傷可行連續硬膜外阻滯麻醉。
手術切口:一般剖腹探查多采用正中或正中旁切口,操作簡單,出血少便於探查,開關腹快,又可根據情況延長切口。
探查步驟:剖腹探查手術要求動作迅速、準確、輕柔、既有重點,又要按一定次序進行以免遺漏。特別要注意探查胃後壁,賁門附近、胰腺、十二指腸和升、降結腸後壁及外側壁、結腸肝、脾曲部位,腸係膜連接處的腸壁等損傷。開腹後,可根據腹腔內容物判斷哪一類內髒損傷,切開腹膜時,有大量血液自腹腔溢出,表示有實質性髒器或大血管破裂;有氣體或消化道內容物溢出,表示胃腸道破裂;有膽汁樣液體時,表示有膽道係統或十二指腸破裂;有糞樣液體或糞臭時,表示有回腸下端或結腸損傷;有尿液或聞到尿味時,表示有輸尿管或膀胱損傷。內髒損傷的處理是按“先止血,後修補”的原則,腹腔內的大量血液,應迅速吸出,並用手捧出血塊,然後逐一檢查實質髒器。探查的順序是:脾、肝、腸係膜,盆腔髒器,再切開胃結腸韌帶進入網膜囊檢查胰腺;如發現出血來自腹膜後,應切開後腹膜清除血腫,並探查腎髒及腹膜後大血管。找出出血點徹底止血。止血時,先用手指壓迫出血點,迅速吸淨腹腔積血,看清出血部;然後結紮止血。切忌用止血鉗盲目在血泊中鉗夾止血,以免造成誤傷重要器官。然後再順序檢查空腔髒器。從上腹部開始檢查胃之前後壁,十二指腸、空腸,回腸逐段向下。最後檢查結腸或直腸,發現胃腸壁破裂時,應暫時用腸鉗夾住裂口,防止更多的胃腸內容物流入腹腔,待檢查完畢後再行處理。一般先處理結腸和末端回腸的裂口,因其內容物多為糞便,感染力強,然後再處理胃和空腸。在火器傷中,必須找到傷道全程,以免遺漏傷情。對腹腔內的異物和失去活力的組織,血塊均應清除,如汙染嚴重,應用大量鹽水衝洗腹腔,腹腔內置雙套管引流負壓吸引,並在腹膜外放置橡皮片引流。切口縫合,切口汙染不嚴重者可分層縫合。切口汙染嚴重,腸線縫合腹膜後,其餘各層組織用金屬線或粗絲作全層減張縫合以利切口引流,又可防止切口裂開。對腹壁有較大缺損無法縫合時,可用大網膜覆蓋內髒,外用凡士林紗布縫於缺損腱膜,肌肉邊緣以保護內髒,等紗布下有新生肉芽覆蓋,即可拆除紗布。
4、術後處理 腹部手術後,必須行持續胃腸減壓,直到腸蠕動功能恢複為止。如果有胃腸造瘺,也應同時用吸引器負壓吸引,吸引時間與前者相同,當造瘺目的完成後,造瘺管一般最早可在二周後拔除。
術後傷員禁食,但要靜脈輸入適量的液體和電介質溶液,維持營養和水電介質平衡。有貧血和低蛋白血症者要適當的輸入血漿、全血或水解蛋白,待胃腸功能恢複後,才能逐步口服流質、半流質食物。
廣譜抗菌素的全身應用或聯合使用,一般延續到炎症消退為止。
腹腔引流物應在術後4~5天取出。為止血用的填塞物,可在術後4~5天每天抽出一小段,10~12天完全取出。
腹部手術後傷員,在病情穩定後,宜早期下床活動,以防術後腸粘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