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內障一般治療
先天性白內障西醫治療
1、弱視
白內障治療的目的是恢複視力,首先應注意防止剝奪性弱視的發生。由於患眼有混濁的晶體遮擋,幹擾了正常視網膜刺激,影響視覺係統的正常發育而產生剝奪性弱視。如果新生猴的雙眼遮蓋12周以後,可以產生不可逆的弱視,並發現從外側膝狀體至大腦皮質有永久性神經元變性。猴發生弱視的時間與白內障患兒發生搖擺動性眼球震顫的時間是一致的。因此推測12周是產生嚴重不可逆的弱視的臨界時間。已有的資料表明,4月前治療剝奪性弱視是可逆的,6月後治療效果很差。
剝奪性弱視為單側或雙例,如果弱視發生,2~3月的嬰兒即可有眼球震顫,表明沒有建立固視反向,因此必須早期治療先天性白內障,使固視反射能正常建立。
2、保守治療
雙側不完全白內障如果視力在0.3以上,則不必手術。但嬰幼兒無法檢查視力,如果白內障位於中央,通過清亮的周邊部分能見到眼底,可不考慮手術,可不考慮手術,可長期用擴瞳劑,直到能檢查視力時,決定是否手術。但是阿托品擴瞳,產生了調節麻痹,因此閱讀時需戴眼鏡矯正。
應該注意的是視力與晶體混濁的密度有關,而與混濁範圍的關係不密切,如5.5mm的晶體混濁與2.0mm混濁視力可能相同。
以往曾認為單眼的不完全白內障不必手術。實際上術後及時戴鏡,遮蓋健眼,或是配接觸鎊,還是可以達到比較好的視力。
3、手術
兒童白內障手術的複雜性 嬰幼兒白內障手術遠較成年人白內障手術複雜,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①術前檢查困難;
②不完全混濁的先天性白內障手術時機難於確定;
③眼軸測量和人工晶體計算複雜;
④全身麻醉有生命危險;
⑤眼球組織脆弱,手術操作難度增大;
⑥術中瞳孔往往不易散大;
⑦撕囊成功率低;
⑧常常存在後囊膜局限性混濁、機化或缺損;
⑨手術反應重,部分患者術中即發生前房滲出,術後炎症反應較成年人重,有時導致虹膜後粘連,瞳孔機化膜形成,瞳孔膜閉;
⑩術後並發症多,如瞳孔變形、虹膜後粘連、人工晶體瞳孔夾持,100%患者發生後囊膜混濁。
由於先天性白內障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不同的病因,可為單眼或雙眼患病,有完全性或是不完全性晶體混濁,以及可能有弱視存在,所以其治療不同於成人白內障。
(1)術前檢查:
眼部 首先應了解思兒的視力。因3~4歲以下的兒童很難查視力,可通過息兒的視固視反射,或對外界環境的反應能力對視力進行初步判斷。為明確晶體混濁的性質和程,混濁是在逐漸加重還是在退行,應定期做裂隙燈和眼底檢查。
全身 應注意是否伴有其它係統的異常,請專科醫生檢查,以便排除心血管和中樞神經係統的疾息,防止手術麻醉時發生意外。
此外,應仔細詢問病人的家族史和遺傳史,有助於疾病的診斷和了解預後。
(2)手術時間:
因白內障的類型不同,選擇手術的時間亦不同。
雙眼完全性白內障 應在出生後1~2周手術,最遲不可超過6個月。另一眼應在第一眼手術後48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手術。縮短手術時間間隔的目的更為了防止在手術後因單眼遮蓋而發生剝奪性弱視。
雙眼不完全性白內障 若雙眼視力0.1或低於0.1,不能窺見眼底者,則應爭取早日手術;若周邊能窺見眼底者,則不急於手術。
單眼完全性白內障 以往多認為單眼完全性白內障手術後不能恢複視力,因為30%~70%完全性單眼白內障並發有其它眼部異常(小眼球、眼球震顫、斜視以及某些眼底病),同時已有弱視存在。但近年來的臨床資料表明,如果能在新生兒期甚至在出生後7小時內手術,術後雙眼遮蓋,第4天配帶接觸鏡(26.00~30.00D),定期隨診,直至可辨認視力表時,有較多的思眼還是可以達到0.2以上。如果在l歲後手術,即便手術很成功,瞳孔區清亮,視力很難達到0.2。因此特別強調單眼白內障必須早期手術,並且要盡早完成光學矯正,配合嚴格的防治弱視的措施。
風疹綜合征患兒不宜過早手術。因為在感染後早期,風疹病毒還存在於晶體內。手術時潛伏在晶體內的病毒釋放而引起虹膜睫狀體炎,有5%一2%在手術後因炎症而發生眼球萎縮。風疹綜合征白內障多為中央混濁,周邊皮質清亮,因此可選用光學虹膜切除術。
(3)手術方式:
自1960年Scheie改進了白內障吸出術後,目前該手術已廣泛用於治療先天性白內障。此手術簡單、安全,可用於出生後不久的新生兒。光學虹膜切除術有一定的局限性,線狀摘除術和刺囊術已很少應用。
光學虹膜切除術 適用於散瞳後可提高視力,混濁範圍小的板層白內障,核性白內障或前後極白內障。虹膜切除後改變了瞳孔的大小和位置,切除部位通常選擇顳上象限,因上險遮蓋,對外觀無明顯影響。
白內障吸出術 在全麻下手術,用手術顯微鏡。1%阿托品充分散大瞳孔,角膜緣切口約2mm長,刺囊刀或號針頭伸入前房後,將晶體前囊膜充分劃破,用注吸針吸出前囊膜和皮質。
吸出術保持了晶體後囊膜的完整性,但術後很快有上皮從周邊向中央生長,數周後後囊膜變為半透明,影響視網膜成像。因此,目前推薦以玻璃體切割器在一次手術時即將玻璃體和晶體後囊膜切割和吸出,稱為晶體切除術。因為嬰幼兒和兒童的晶體後囊膜與玻璃體融合在一起,切開後囊膜時,也會同時切開玻璃體前界膜。使用玻璃體切割器可以從角膜緣切口,也有經睫狀體乎部切口。
(4)YAG激光與膜性白內障
先天性白內障吸出術後90%有繼發的膜形成,1/2以上的膜需手術切開才可提高視力。自從1982年YAG激光用於治療膜性白內障以後,在有條件的地方已廣泛應用,它具有問單、有效和安全的優點。一次手術成功率為97%,95%以上治療後視力增進。白內障吸出術後一月即可行YAG激光後囊膜切開術,囊膜切口直徑可為3.7mm。
YAG激光治療的並發症是,眼壓升高,一般是在術後2~4小時發生,24小時內眼壓可恢複正常。虹膜血管損傷或是牽拉了虹膜和晶體囊膜的粘連,引起虹膜出血或少量前房出血。囊膜碎片進入前房或玻璃體後,可引起輕度色素膜炎。6~20月後少數(3%~9%)發生黃斑囊樣水腫。極少數可發生視網膜裂孔和視網膜脫離。YAG激光還可損傷人工晶體。雖然YAG激光治療膜性白內障有上述並發症,但在目前仍不失為治療膜性白內障的最好方法。
(5)人工晶體植入:
Choyce(1955)首先在先天性白內障用前房型人工晶體,但有許多並發症,現已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