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件炎一般治療
慢性附件炎西醫治療
慢性附件炎隻采用抗生素類藥物作用是不大的,慢性附件炎的治療需要長時間支持療法,就是增加營養和改善肌體免疫力。增加肌體免疫力最主要的就是鍛煉身體,一方麵可以改善肌體免疫力,另一方麵也可使身心愉悅。 可以配合使用理療,理療的作用能使局部水腫消散,瘢痕軟化、促進腸蠕動、促進血液循環,使局部的病變得到良好的改善。
1.支持治療:患者可增加營養的攝入,並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增強抵禦疾病的能力。
2.藥物治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中成藥,服用此類藥物時,患者一定要按療程用藥,不可自己覺得症狀有所緩解就擅自停藥或減藥,這樣不僅會影響治療的效果,還可導致病情反複。
3.理療:在進行藥物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的情況下,可以配合進行理療,如使用激光、微波、進行離子透入治療等。理療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人體組織的營養狀態,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能力,從而有利於炎症的吸收和消退。需特別提醒的是,患急性附件炎後一定要進行積極、徹底的治療,以防止病情遷延不愈,轉成慢性附件炎。同時還要減少同房次數,這樣病原減少了,炎症也會好得快一些。在積極治療急慢性附件炎的同時,還要積極治療下生殖道感染,因為陰道炎和宮頸炎都有可能造成病原菌上行。如該病患者腹內有避孕環還應考慮把避孕環取出。
慢性附件炎辨證論治
慢性附件炎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本病時應分清寒熱虛實的不同,辨證論治。
1、 濕熱下注型
治以清熱利濕。方用止帶方加減:
取豬苓、車前子(包)、赤芍各12克,黃柏、牛膝、丹皮、蒼術各10克,澤瀉、茵陳各6克。
加減:若腹痛明顯,加用元胡、川楝子各10克,以行氣止痛;若納差便溏可改蒼術為炒白術10克,加生苡仁20克,雲苓18克,以健脾祛濕。
2、瘀熱互結型
治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方用當歸元胡湯加減:
用敗醬草20克,當歸、元胡、酒大黃、赤芍、桃仁各15克,香附12克。水煎服。
加減:若小腹刺痛明顯,加用乳香、沒藥各10克以化瘀止血;小腹脹痛明顯者,加用川楝子、枳殼各10克以行氣止痛;若經量少,色暗有塊,加用益母草20克活血化瘀。若白帶量多、色黃,加用茵陳15克,澤瀉12克以清利濕熱。
3、寒濕凝滯型
治以溫陽散寒,活血祛濕。方用少腹逐瘀湯加減:
取雲苓15克,當歸、赤芍各12克,沒藥、艾葉、蒼白術、澤蘭、紅藤各10克,小茴香、川芎、桂枝各9克,幹薑6克。水煎服。
加減:若帶下量多,色白質稀,加用肉豆蔻、白果各10克以溫腎止帶。若腰酸痛明顯,加川斷20克,杜仲10克,以益腎強腰。
以上方藥口服後,剩餘藥渣可放入布袋敷於下腹部,每次熱敷20--30分鍾。
4、 肛門點滴法
用赤芍、紅藤、敗醬草、公英、丹參各20克,夏枯草15克。上方濃煎100毫升,肛門點滴,每日1--2 次,15次為1療程。
本方適用於濕熱下注或瘀熱互結型患者。
若有包塊形成,可加三棱20克,莪術15克以化瘀消聚;有氣虛之象時,加黃芪30克以益氣健脾;若小腹冷痛,可去敗醬草、公英,加用細辛10克,桂枝10克溫經散寒。
5、傳統黑膏藥貼法
紅花、丹參、當歸、桂枝、茯苓、甘草、五靈脂、杜仲、蛇床子、五倍子、芡實、桑螵蛸、白芷、忍冬藤、紅藤、大青葉、丹皮、赤芍、製大黃、川楝子、柴胡、白芍、太子參、生薑、老蒜、蔥白。
中醫溫宮附炎貼治療附件炎,能提高和改善體內各器官的平衡機製,加強局部組織營養供應,改善血液微循環,促進子宮附件炎性分泌物的吸收,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祛濕散寒,消炎化痛,消除積液之功效,還具有使用方便、無副作用之優點。
以生薑擦拭皮膚後,取膏藥兩貼分別貼於神闕穴(肚臍)、關元穴。每付可貼三天,十付一療程。
6.外用散劑法
名稱:附件炎散
組成:杜仲、蛇床子、五倍子、芡實、桑螵蛸、白芷
方解:杜仲補肝腎,強筋骨。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餘瀝,陰下濕癢;蛇床子溫腎壯陽,燥濕,祛風,殺蟲。用於宮冷、寒濕帶下、濕痹腰痛;外治外陰濕疹、婦人陰癢、滴蟲性陰道炎;下焦有濕熱,或腎陰不足,相火易動以及精關不固者忌服。而五倍子具有收斂止血,收濕斂瘡,治療腫毒之功效;芡實、桑螵蛸等益腎固精,止濁;白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之功效。
取本方適量,用醋調成糊敷於肚臍,膠布固定。每日一次,連用三天後,間隔一日再繼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