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皮膚子宮內膜異位...(皮膚子宮內膜異位... )

別名:
皮膚子宮內膜移位症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治愈率:
60%
多發人群:
做過子宮手術或剖腹產的婦女...
發病部位:
皮膚 子宮
典型症狀:
肚子疼 結節 子宮內膜異位 皮膚觸痛
並發症:
痛經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婦科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皮膚子宮內膜異位...治療?

皮膚子宮內膜異位症一般治療

一、皮膚子宮內膜異位症西醫治療

  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主要方法有手術治療、激素治療、放射治療等,下麵逐一介紹這些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

是一種有效地治療方法,他能在直視下明確病灶範圍和性質,具有解除疼痛,促進生育功能,療程短等特點,對重症者,纖維化多,粘連緊密,藥物不易奏效患者都十分見效。藥物對較大卵巢內膜樣囊腫是無效,但通過手術可以保留有效卵巢組織。手術可分為保守性手術,根治性手術和半根治性手術3種。

  保守性手術一般用於年輕、有生育要求者。保守性手術的目的是消除或縮減異位病灶,重建正常的盆腔解剖結構,恢複盆腔環境.切斷傳入痛覺的神經以減輕月經及性生活的痛苦,恢複生育功能。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顯微外科手術應用於該手術中,能夠更好的切除異位病灶,縫合創麵,重建盆腔腹膜,起到止血,徹底衝洗的作用,提高手術後妊娠成功率,降低複發率。

  保守性手術又分為腹腔鏡手術、B超下行卵巢內膜樣囊腫穿刺術、剖腹保守性手術。腹腔鏡手術是通過腹腔鏡檢查,明確診斷後,用特定設計的刀、剪、鉗等進行病灶切除,分離粘連;B超下行卵巢內膜樣囊腫穿刺術一般用於複發的患者;剖腹保守性手術一般用於較嚴重病灶粘連患者,或是無腹腔鏡設備醫療機構。該手術是挖除卵巢子宮內膜樣囊腫,保留正常的卵巢組織。但用這種方法是有限製的,患者病灶應一側且較重,另一側正常才可采用。

  半根治手術可用於無生育要求,病灶嚴重,而年齡較大者(>45歲)不宜采用,該方法是全部切除子宮和病灶,但盡可能保留一側正常的卵巢組織,以避免過早出現絕經期症狀。該手術優點是複發率低,後遺症少。但仍有可能複發,因為保留的卵巢可以引起複發。

  根治性手術一般用於年齡接近絕經期,病情重,有過複發的患者。該手術切除全子宮及雙側附件。該手術應盡可能避免卵巢內膜囊腫破裂,囊液流出時應盡快吸盡,衝洗。術後出現更年期綜合症者,可用鎮靜劑及尼爾雌醇。腹壁、會陰切口處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者,應徹底切除,否則會複發。

  2、激素治療

通過一些激素藥物,抑製誘發病症的激素水平嗎,使異位病灶萎縮、消失。

  1).丹那唑

是一種合成甾體17α-乙炔睾丸酮的衍生物。

  作用原理:抑製下丘腦GnRH產生,從而減少FSH、LH合成及釋放,抑製卵巢的功能或直接抑製卵巢甾體激素的合成或競爭性與雌孕激素受體結合,從而導致異位內膜萎縮,不排卵及閉經

  副作用:長期服用可能會體重增加、水腫、多毛、聲粗、痤瘡、頭痛、肝功能障礙、焦慮等,多數婦女發生閉經,少數有不規則陰道出血。

  服用劑量: 常用劑量為400mg/d,為2~4次口服,從月經開始服用,一般在1個月左右症狀有所減輕。如無效可增大劑量,可加至600~800mg/d,取得效果後再逐漸減至400mg/d。療程一般為6個月,90~100%均取得閉經的效果。

  注意事項:患有高血壓心髒病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患有肝疾患的婦女禁用。

  2).內美通(Nemestran)

別稱3烯高諾酮(R2323),為19去甲睾丸酮衍生物,是一種抗孕激素活性很強及中度抗雌激素的藥物。

  作用原理:抑製FSH及LH分泌、使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從而使異位內膜萎縮、消失。

  3).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

  作用原理:LHRH對垂體有雙相作用,使垂體細胞呈降調反應,抑製垂體細胞受體合成釋放FSH、LH,從而起反調節作用。

  副作用:長期服用可能出現潮熱、陰道幹燥、頭痛、陰道少量流血等。

  4).三苯氧胺(Tamoxifen,TMX)

為雙苯乙烯衍生物。

  作用原理:藥物進入體內後與靶細胞雌激素受體結合,產生雌激素/抗雌激素效應。

  副作用:促進子宮內膜增生,導致子宮內膜癌及其他腫瘤。應慎用TAM治療,治療時采取相應對策需予考慮。

  服用療程:劑量為10mg×2/d,月經第五天開始,20天為1療程。

  5).合成孕激素

  作用原理:可用炔異諾酮、炔諾酮或甲孕酮(安宮黃體酮)等作周期性治療,使異位內膜退化。

  療程:從月經周期第六天開始至第二十五天,每日口服5~10mg。

  副作用;可能部分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頭痛發脹、子宮絞痛、乳房疼痛體重過度增加等,可服用鎮靜劑、止吐劑、利尿藥及低鹽飲食可以減輕症狀。

  6).睾丸素

  服用劑量:月經周期後2周開始口服,劑量為10mg,每日2次。要達到止痛目的常需持續服用幾個周期。每月劑量不能超過300mg,否則可發生男性化表現。如能妊娠,則本病即能治愈。

  3、放射治療

  雖然放療用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已有多年曆史,但應用多種藥物及手術達到很高療效,一般不破壞卵巢功能,而放射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作用,在於破壞卵巢組織,從而消除卵巢激素的影響,使異位的內膜萎縮,達到治療的目的。放射線對異位的內膜破壞作用並不明顯,但對既不能耐受激素治療又因病灶位於腸道、泌尿道及廣泛盆腔粘連,尤其是合並心、肺或腎等嚴重疾病,本人又十分懼怕手術的個別患者,也可采用體外放療,破壞卵巢功能,達到治療目的。即便個別接受放療者,必須先明確診斷,特別是不能將惡性卵巢腫瘤誤診為子宮內膜囊腫,以至錯治而延誤正確治療。

皮膚子宮內膜異位症辨證論治

二、皮膚子宮內膜異位症中醫治療

  中藥治療針對不同的症狀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1、寒凝血瘀證

  證候:經前或行經之際小腹墜脹冷痛,得熱則舒,痛而拒按;月經量少,行而不暢,色紫黯夾塊;伴麵色青白,四肢不溫;舌黯淡,苔白潤,脈沉緊。

  治法:溫經散寒,化瘀止痛

  方藥:少腹逐瘀湯(《醫林改錯》)

  當歸、赤芍各15g,小茴香、幹薑、元胡、川芎、五靈脂各10g,生蒲黃12g,沒藥6g,肉桂5g。

  痛甚嘔吐者加薑半夏12、吳茱萸6g;麵青、四肢不溫厥冷者加川烏12g、川椒5g;胸脘滿悶,舌苔白膩者加蒼術、厚樸各12g,草蔻仁8g;肢冷畏寒,大便溏薄者加熟附片15g,補骨脂、炒白術各12g;月經量少夾血塊多者加水蛭6g,川牛膝、五靈脂各12g。

  分析:方中當歸、川芎養血和血;五靈脂、蒲黃、赤芍活血祛瘀;幹薑、肉桂溫經散寒除濕;小茴香、元胡、沒藥行氣化瘀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溫散寒濕、活血化瘀功效。

  2、氣滯血瘀證

  證候:經行之時小腹及腰骶部脹痛明顯,不喜揉按,或伴胸脅悶脹;月經量多,經色紫黯夾塊;舌黯紅,邊尖有瘀斑瘀點,脈弦或澀。

  治法:理氣行滯,活血化瘀。

  方藥:膈下逐瘀湯(《醫林改錯》)

  桃仁、紅花、川芎、丹皮、枳殼、香附、元胡、五靈脂各10g,當歸、赤芍各15g,烏藥12g,甘草6g。

  小腹及腰骶脹痛甚者加荔枝核15g,乳香、沒藥各6g;疼痛如刺者,加土元10g、全蟲6g;月經量多者加炒蒲黃15g,益母草30g;婦科檢查有包塊結節觸及者加炮甲珠10g,三棱、莪術各12g。

  分析:方中以香附、枳殼、烏藥理氣行滯,桃仁、紅花、丹皮、赤芍活血化瘀,當歸、川芎養血和血,元胡、五靈脂化瘀止痛,甘草緩急調和諸藥。全方共奏理氣行滯、化瘀止痛之功,用於痛經氣滯血瘀證,能使氣調血暢而疼痛消失。

  3、 熱灼血瘀證

  證候:經前或經行之初體溫升高或自覺發熱,小腹及腰骶部疼痛拒按,得熱反劇;經行不暢,色深紅,質稠粘夾血塊;煩躁易怒,口苦咽幹,大便秘結,*痛;舌質紅有瘀斑瘀點,苔薄微黃,脈弦。

  治法:解鬱清熱,活血化瘀

  方藥:宣鬱通經湯(《傅青主女科》)

  當歸、赤芍、丹皮、黃芩各12g,山梔子、鬱金、柴胡、炒香附、白芥子各10g,生甘草6g。經行體溫升高、自覺發熱者加丹參、白薇、青蒿各15g;腹痛劇者加炒川楝子、元胡、土元各6g;心煩易怒、口苦者加夏枯草15g,龍膽草6g;經行不暢夾血塊者加川牛膝、紅澤蘭各12g;大便秘結者加酒製大黃10g,鬱李仁12g。

  分析:方中柴胡、香附、鬱金理氣解鬱;山梔子、黃芩清肝瀉火;當歸、赤芍、丹皮養血活血;白芥子通絡滌痰,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具有行氣解鬱、清熱降火、活血化瘀之功效。

  4、 氣虛血瘀證

  證候:素體氣虛、形體羸瘦,經行前後小腹及腰骶部疼痛,肛門重墜,痛處或喜按;麵色不華,神疲氣短;月經量多或少,色正常或偏淡,夾小血塊;舌淡黯有瘀點,苔薄白,脈細澀。

  方藥:理衝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黨參、黃芪、山藥各30g,天花粉、白術、三棱、莪術各15g,知母12g,雞內金10g。

  腹痛明顯者加艾葉、小茴香、元胡各10g;肛門重墜甚者加柴胡、炙升麻、炒枳殼各12g;痛甚嘔惡者加薑半夏15g,吳茱萸6g;月經量少者加丹參、雞血藤、製首烏各15g。

  分析:方中黨參、黃芪、山藥、白術健脾益氣;三棱、莪術、雞內金消症化積;知母、天花粉瀉火潤燥,既清實熱又退虛熱。全方共奏健脾益氣、化瘀消症之功。

  5、腎虛血瘀證

  證候:經行前後小腹疼痛,腰脊酸痛;月經先後不定期,經量少,色黯淡,質稀薄,或夾血塊,久不受孕,或反複流產;舌質黯淡有瘀斑,脈沉細澀。

  治法:補腎調經,活血止痛

  方藥:補腎活血湯(《傷科大成》)去獨活。

  熟地、菟絲子、肉蓯蓉各15g,杜仲、當歸、山萸肉、補骨脂各12g,紅花10g,炙沒藥6g。

  腹痛甚者加元胡、血竭各10g,九香蟲6g;腰脊酸痛甚者加巴戟天、台烏各12g,川斷15g;頭暈耳鳴者加潼蒺藜、女貞子各15g,五味子8g;痛時四肢厥冷者加鹿角片12g,製附子15g;月經稀薄黯淡者加製首烏、雞血藤各30g,紫河車(衝服)6g。

  分析:方中熟地、菟絲子、枸杞、當歸、山萸肉補腎養肝、精血同補;肉蓯蓉、杜仲、補骨脂補益腎氣;紅花、沒藥活血化瘀止痛。全方共奏補腎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效。

  (1)中醫的其他治療

  1) 灌腸法

  A.紅藤、敗醬草、紫草根、白花蛇舌草各15g,三棱、莪術、丹參、丹皮、元胡、黃檗各9g。

  製用法:上藥濃煎取汁200ml,每次100ml保留灌腸,於月經淨後,每日一次,連用一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症。適用於熱灼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症、慢性盆腔炎包塊形成者。

  B.丹參、石見穿各30g,赤芍、三棱、莪術各15g。

  製用法:濃煎取汁100ml,於月經幹淨後作保留灌腸,每日一次,每個月經周期10次,3個周期為1療程。

  功效主治:化瘀消症,活血止痛。適用於各型子宮內膜異位症【浙江中醫雜誌1989;(9):368】。

  2) 敷貼法

  A. 當歸、土元、三七、沉香各等分,麝香少許,黃酒適量。

  製用法:前四味研為細末,用黃酒調成糊狀,加入麝香少許,用消毒棉球裹藥適量貼敷於陰道後穹隆結節處,24小時後取出,隔日一次,經期停用,1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行氣止痛。適用於各種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

  B. 麝香痛經膏1張。

  製用法:將膏藥剪成對等大小2塊,貼於雙側三陰交穴位上,經前及行經時用,止痛效果好。

  3) 敷臍法

  A. 肉桂、吳茱萸、細辛、元胡、乳香各10g。

  製用法:上藥共研細末備用。於月經前3天,取藥粉2~3g,置於5號陽和膏中粘勻,貼敷肚臍。2天換藥1次,經淨3天後停用,連續3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江蘇中醫,1900;(2)36】。

  功效主治:溫經散寒,化瘀止痛。適用於寒凝血瘀及氣滯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症和痛經。

  B. 山楂、葛根、乳香、沒藥、山甲、厚樸各100g,白芍150g,甘草、桂枝各30g,細辛揮發油、雞矢藤揮發油、冰片各適量。

  製用法:先將山楂、葛根、白芍、甘草水煎兩次,煎液濃縮成稠狀,混入溶於適量95%乙醇的乳香、沒藥液中。烘幹後,再與山甲、厚樸、桂枝共研細末,混勻後加入適量細辛、雞矢藤揮發油和冰片。充分混合後,過100目篩,儲藏備用。

  於月經前3~5天,用溫水洗淨臍部後取上藥0.2~0.25g。氣滯血瘀證用食醋調敷,寒凝血瘀證用薑汁或酒調敷於臍中,外用膠布固定,待經淨痛止或經期第3天去藥。連用3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

  功效主治:理氣化瘀,散寒止痛。適用於氣滯血瘀及寒凝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症及痛經。

  (2) 針灸治療

  1) 毫針療法

  取穴:中極CV3、關元CV4、氣海CV6、合穀LI4、三陰交SP6。

  操作:采取提插平補平瀉法,留針20分鍾,進針10分鍾進行運針提插,使酸、脹、麻感擴散,或加用溫針刺激。

  2)艾灸療法

  取穴:隱白SP1、陰陵泉SP9、地機SP8、三陰交SP6。

  操作:每次任選1~2穴,艾灸(懸灸)10~15分鍾。若下腹冷痛者在用體針的同時配合艾灸,或溫針灸。

  3)耳壓療法

  取穴:子宮、卵巢、交感、肝、內分泌。

  操作:用磁粒或王不留行子敷貼於上述耳穴2~4個上,每日多次按壓刺激,每次5分鍾左右,每周1次,間歇3天再貼下一次,8次為1療程。

  4)埋線療法:

  材料:先將羊腸線置75%酒精中消毒,用腰穿針刺入三陰交,待得氣後將羊腸線通過腰穿針推進三陰交穴位中。雙側均埋線,於行經前2~3天埋入。治療1次其止痛作用可維持6個月以上。

  5)中藥離子導入法

  處方:丹參30g,當歸、炒白芍、元胡、吳茱萸各15g,赤芍12g,香附10g,官桂6g。

  操作:將上藥粉粹後水煎25分鍾,取汁再濃煎至250ml,用七層白布做成10cmX6cm大小布包,浸入藥液中5分鍾後取出,置子宮穴處,雙側各放1塊,將中藥離子導入機的鋅板正極放於子宮穴,負極放於腰部的足太陽經俞穴即可。打開機器,使患者能耐受為度。每次治療25分鍾,從經前3天開始治療,每日1次,到腹痛消失為止。可連用3個月經周期。未治愈再繼續下1個療程。

  功效主治:活血行氣,散寒止痛。適用於氣滯血瘀及寒凝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症與痛經。

  (3) 推拿療法

  患者仰臥位。醫者一手掌按於中下腹部,按順時針方向進行推拿按摩5~7分鍾,並按揉中脘、氣海、關元、氣衝穴各1分鍾,然後歸回中下腹部,施以震顫法,使下腹腔及盆腔髒器均有震動且有微熱為度。

  患者俯臥位。醫者用一指禪推進法循膀胱經自上而下反複操作5~7遍。重點推揉膈俞、脾俞、腎俞穴。然後用擦法推擦腰骶部膀胱經以使腹部透熱為度。最後點揉足三裏、血海、陽陵泉、內外關、合穀穴各1分

  鍾。

皮膚子宮內膜異位...相關醫生

更多>

  • 魏秀清,主任醫師
    魏秀清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 婦科

    擅長疾病: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內分泌疾病及婦科腫瘤的診治。從事婦產科臨床20餘年,尤其對宮腹腔鏡下婦科疾病的微創診斷及治療技術有豐富的經驗。

  • 羅劍儒,主任醫師
    羅劍儒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 婦科

    擅長疾病: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診治,從事臨床工作20餘年,尤其擅長宮、腹腔鏡下婦科疾病的微創診斷、治療、盆底修補等。如子宮脫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 周宗英,主任醫師
    周宗英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 婦科

    擅長疾病:婦產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的診治;婦女保健,更年期婦科內分泌疾病治療,熟悉婦產科各種手術

  • 劉莉,主任醫師
    劉莉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 婦科

    擅長疾病:婦科內分泌疾病(月經失調、複發性流產、閉經、多囊卵巢綜合症、高泌乳素血症、不孕不育、子宮內膜異位症、性早熟等)、絕經綜合症及相關疾病診治、絕經激素補充治療、婦女保健(孕前優生檢查、產後檢查)、婦科常見病、疑難病的診治。

皮膚子宮內膜異位...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

推薦問答

“兩陽夾一陰”是什麼意思?

“兩陽夾一陰”是中醫術語,指的是在脈象診斷中,患者脈搏出現的一種特定變化。具體表現為,脈搏在兩次有力的跳動(陽脈)之間,出現一次無力的跳動(陰脈)。這種脈象可能與某些病理狀態相關,如氣虛、血虛等。在中醫理論中,脈象是判斷疾病性質和發展趨勢的重要依據之一,通過細致的脈診,醫生可以對患者的健康狀況做出更為準確的評估。

“血裏有風”是什麼意思?

“血裏有風”這一表述並非現代醫學術語,而是源自中醫理論中的一種病理概念。在中醫理論中,風被認為是一種外邪,可以侵襲人體,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當風邪與血相搏,可能會引起血液循環障礙,表現為皮膚瘙癢、麻木、抽搐等症狀。現代醫學中,這可能與血管炎、神經病變等疾病相關。治療上,中醫會根據具體症狀和體質,采用調和氣血、驅風散寒等方法,而現代醫學則可能通過抗炎、改善血液循環等手段進行治療。

“以形補形”中醫智慧如何應用於食療?

中醫食療中的“以形補形”智慧,是指通過食用形狀或性質與人體器官相似的食物來補益相應髒器。例如,核桃因其形狀類似人腦,被認為能補腦益智;動物肝髒富含鐵質,有助於補血養肝;番茄富含番茄紅素,對心髒健康有益。這一理念強調食物與人體器官之間的相似性,通過食療來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在應用時,應結合個體體質和健康狀況,合理選擇食物,以達到最佳的食療效果。

11點睡覺算熬夜嗎?

根據人體生物鍾和健康睡眠模式,晚上11點睡覺並不算熬夜。一般而言,晚上10點至11點之間入睡被認為是較為理想的睡眠時間。人體在夜間會經曆多個睡眠周期,每個周期大約90分鍾,包括淺睡、深睡和快速眼動睡眠階段。保持規律的作息習慣,確保每晚獲得7至9小時的充足睡眠,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然而,個體差異和生活習慣也會影響適宜的睡眠時間,因此,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睡眠習慣是必要的。

11歲男孩標準身高體重是多少?

11歲男孩的標準身高體重因個體差異而異,但通常可以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生長標準。一般來說,11歲男孩的平均身高約為145至155厘米,體重約為35至50公斤。這些數值會因遺傳、營養、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家長應關注孩子的整體健康和成長趨勢,而不僅僅是單一的身高體重數值。如果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疑慮,建議谘詢兒科醫生進行專業評估。

12歲孩子胃疼能吃達喜咀嚼片嗎?

對於12歲兒童出現胃痛症狀,達喜咀嚼片(鋁碳酸鎂片)可以作為一種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的藥物。該藥物主要通過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來發揮作用。然而,在使用達喜咀嚼片之前,建議首先谘詢兒科醫生或專業醫療人員,以確保藥物的安全性和適宜性。醫生會根據患兒的具體病情、體質和藥物相互作用等因素,評估是否適合使用達喜咀嚼片,並提供相應的治療建議。未經醫生指導,不建議自行給兒童用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