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非調節性內斜視一般治療
一、治療
1、遠視大於+2.00D應予以矯正。
2、有弱視者,可用遮蓋治療。交替遮蓋對少數弱視患者有效,對防止抑製及異常視網膜對應無效,因為在嬰兒時期,隻有雙眼正位,或至少10△以內斜視才能產生雙眼單視。所以對先天性內斜視患兒早期,用交替遮蓋數年,以後訓練融合,再做手術是不對的。
3、小於1.50D者可用強縮瞳劑,一日1次,共2~3周,當患兒≥6個月,並能交替注視時,可以考慮手術。
4、手術治療,先天性內斜視治療主要是手術矯正眼位,爭論是何時,如何施行手術。Parks、Taylor、Costenbader主張手術應在6~12個月內進行,Parks認為在6~12月期間施行手術要比12~18月期間施行手術術後恢複融合功能的機會要我。von Noorden、Jampolsky等人根據研究材料證明,先天性內斜視在1歲以後手術矯正眼位,可以獲得兩眼融合。他們認為,在2歲以前矯正眼位,獲得雙眼中心性融合的百分率不高於生後12~18月期間進行手術者。此外,他們的研究更進一步證明,若手術後應用眼鏡矯正,即用三棱鏡或負球鏡以矯正術後殘餘斜度,則可明顯增加雙眼中心性融合率;約53%的患兒術後使用眼鏡矯正,可獲得雙眼中心性融合,而單純手術者則僅為6%。再者,小於1歲的患兒,在檢查、診斷與精確測量方麵都有一定困難,如果術前準備不充分,則術後更易發生過矯正或矯正不足,所以大多數眼科醫師認為施行手術的最好時機應在生後12~18月期間進行。最遲不宜大於2周歲。Parks認為先天性內斜視術後即使視軸平行,也不能有很好的立體視,隻能獲得周邊融合(peripheral fusion),而無中心性融合,即所謂單眼注視綜合征(monofixation syndrome),此點亦很重要,因為它可以防止內斜複發或變為外斜視。
手術術式包括雙眼內直肌後徙(recession)或內直肌後徙合並外直肌截腱(resection)。斜角50~75△做三條水平肌肉,斜角為70~90△可做雙眼四條水平直肌,下斜肌功能過強,常行下斜肌後徙。對4歲以內小兒,矯正先天性內斜視在10△以內,再大一些兒童,可以欠矯15△,目的是幼兒恢複雙眼視機會。年齡較大兒童則為美容矯正,若患者無雙眼視,則術後數年將發生外斜,如殘餘15△內斜,則可推遲外斜發生。術後10~30年發生外斜,不是否定手術的理由,因為外斜亦可再次手術,先天性內斜視獲得雙眼單視,必須早期手術,才能保持雙眼正位,先天性內斜視治療以後,還可以發生調節性內斜視及弱視,所以患兒在術後5年內必須嚴密隨訪觀察,並給予適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