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腸係膜淋巴結結核一般治療
一、治療
應注意營養,食用多含蛋白質、維生素和鐵質的食物。並用抗結核藥物治療,方法基本上同結核性腹膜炎,療程1~1年半。腫大淋巴結壓迫腹內髒器產生相應症狀,經內科治療無效時,可考慮外科手術,解除壓迫。幹酪壞死的淋巴結可將幹酪樣物剔除。其餘未產生壓迫症狀的淋巴結,一般不予處理。
該病以非手術治療為主當並發腸梗阻,或淋巴結化膿穿破致腹膜炎時,則需手術治療。有時為了診斷,需要除外惡性淋巴瘤或其他腫瘤時也行剖腹探查。
1.支持療法
活動性腸係膜結核應臥床休息糾正營養不良,必要時可給以靜脈內高營養,輸血或輸入血漿蛋白。
2.抗結核治療
(1)抗結核藥物的選擇:對結核性腸係膜淋巴炎的處理類似其他部位的結核,但療程必須在1~1.5年。對初 結核性腸係膜淋巴結炎治病例,鏈黴素異煙肼、吡嗪酰胺和利福平等第一線藥物為首選為了延緩或防止耐藥性的產生,目前強調2~3種藥聯合治療,用利福乎、異煙肼及鏈黴素合並治療6個月後複發率隻有3%。若為繼發結核性腸係膜淋巴炎病人可能曾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對一線藥物產生一定的耐藥性,可考慮第二線藥物,如乙胺丁醇、乙硫異酰胺卡那黴素、環絲黴素等。
(2)治療方案:
①2HSP/10HP;②2HSE/10HE。
一般在治療開始後1~2周內,患者的自覺症狀即可改善食欲增加體溫和大便趨於正常。然而如果治療不及時。病程已屆後期,即使給予合理、足夠抗結核治療,仍不能防止並發症的發生
(3)藥物副作用:
副作用發生的時間以前半月內最多見,超過60天無副作用者,繼續服藥則很少發生副作用。
副作用多發生在肝髒、胃腸、神經腎、關節、皮膚、血液等器官係統。按其發生的頻率,大致排序為:肝損害、胃腸反應過敏反應和神經反應,其他副作用很少見。
①肝損害:
多為一過性。較多見於異煙肼(雷米封)、利福平吡嗪酰胺、對氨水楊酸(PAS)等。肝髒損害的發病率與年齡及用乙醇有關,在含異煙肼和利福平的多藥方案,轉氨酶升高可達30%。
②胃腸反應:
是最多見的副作用常見於對氨水楊酸(PAS)、吡嗪酰胺、利福平等。
③關節腫痛:
多見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與利福平合用可減少發生。
④神經係統副作用:
大劑量應用異煙肼可引起周圍神經炎;鏈黴素損害平衡功能;卡那黴素等以損害聽力為主;視神經損害是乙胺丁醇的主要副作用。
⑤過敏反應:
多見於間歇療法或複治的患者,通常在用藥後2個月內發生鏈黴素、利福平、對氨水楊酸(PAS)發生過敏較多,乙胺丁醇發生過敏反應比異煙肼、鏈黴素和對氨水楊酸(PAS)晚。
⑥血液係統副作用:
是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最常見的是利福平所致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氨硫脲引起的血液異常最多。
⑦腎毒性:
最常見於氨基糖苷類藥物。
3.對症治療
(1)腹瀉:
可用堿式碳酸鉍(次碳酸鉍)0.6g3次/d
(2)腹痛:
給予顛茄阿托品等藥物,嚴重者可給予輸液及鉀鹽。
(3)不完全梗阻:
除上述對症治療外,應行胃腸減壓。
4.剖腹探查
本病常疑為急性闌尾炎而施行手術。術中可以發現闌尾多屬正常,但腸係膜淋巴結多數有腫大,腹腔中並可有少量積液此時可照例予以闌尾切除,淋巴結可摘出1枚做活組織檢查,腹腔則縫合而不予引流,患者大都可以痊愈。
二、預後
預後良好,淋巴結幹酪樣變可逐漸被吸收、硬結鈣化而自愈。
慢性中毒症狀可存在很長時間才消失。淋巴結幹酪壞死液化,破潰到腹腔或腹壁外形成瘺管,長期不愈,這種病例稱腸係膜結核,現已極少見。合並腹膜炎及腸結核時,預後與該二病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