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孔絛蟲病一般治療
可采用治療絛蟲病的常用方法。吡喹酮對複孔絛蟲病治療有特效,劑量按15~25mg/kg計算,兒童宜15mg/kg,一次口服。阿苯達唑、甲苯咪唑亦具良效,300mg/次,一日2次。
複孔絛蟲病辨證論治
一、中醫偏方
驅除絛蟲、調理脾胃是中醫治療絛蟲病的主要原則,輔以瀉下藥促進蟲體排出。
(1)單味藥應用驅蟲
檳榔煎劑 檳榔60-120g,切碎,文火煎2小時,清晨空腹頓服。服後4小時無大便排出者,可服用瀉藥芒硝10g,幫助排便和排出蟲體。
雷丸,研粉,可加少許白糖共服,每次20g,1日1次,連服3天,不必服瀉藥。
仙鶴草芽,碾粉,成人早晨用溫開水衝服30—60g。因本藥兼有瀉下作用,可不另服瀉藥。一般在服藥後5-6小時排出蟲體。
(2)聯合用藥驅蟲
檳榔、南瓜子聯合應用,先服南瓜子60-120g ,2小時後服檳榔煎劑。再過半小時後服芒硝30g水煎液。一般在3小時內即有完整而活動的蟲體排出。少數患者可能於下午或次日排出蟲體。
檳榔雷丸散 檳榔:雷丸3:1,研粉,每次12g,用鮮石榴皮煎水衝服,每小時服一次,連服4~5次。如服藥最後一次未見腹瀉者,另用芒硝30g煎湯頓服,以助瀉下。
驅除絛蟲,務必驅盡,須連頭節同時排出,方能徹底治愈。解大便時必須坐便盆裏,若頭節頸未被排出,則仍能繼續生長。若發現絛蟲未驅盡時,可用上述驅絛藥物繼續治療。首次排便若未見頭節排出並不代表驅蟲失敗,在後續的糞便中找到便可,有時絛蟲頭節因腐爛變形也可造成頭節發現困難。驅蟲過程中或在驅蟲後應用健胃運脾藥物如山楂、神曲、白術等進行治療。香砂六君子湯、歸脾湯等方健胃運脾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