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幹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國家 級
安徽馬鞍山醫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醫院有 馬鞍山市人民醫院、 馬鞍山市中心醫院、 馬鞍山市中醫院、
【展開】馬鞍山市人民醫院成立於1958年,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雨山湖畔,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保健、急救、康複等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本市患者就診量最大、硬件設備最先進、綜合服務能力最強的政府舉辦的公立醫院,是東南大學醫學院、皖南醫學院的非直屬附屬醫院、安徽醫科大學臨床學院,是省內外近十所大、中等醫學院校的教學實習基地,是國家衛生部指定的“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之一。
醫院現占地麵積約為4.5萬平方米,總建築麵積約7.74萬平方米。目前設有40個臨床、醫技科室;實際開放床位為920張;在崗職工1625人,專業技術人員1462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344人;護理人員711人,病房護理人員516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人員達154人,中級職稱人員461人,初級職稱人員575人;醫學博士、碩士92人,在職研究生112人;醫院年門急診量85萬餘人次,年住院患者3.8萬人次,年手術量1.3萬餘台次。
醫院堅持科技興院的發展戰略,加強學術交流和重點學科建設,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實踐活動。近三年來,開展的三新項目50項,獲得科研立項64項,各種科技成果獎43項,臨床醫護人員發表專業論文共292篇,醫院開展國家級繼教項目6項,省級繼教項目10項,市級繼教項目46項,院級繼教項目96項;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個,省級特色專科1個,市級重點專科6個;規範化培訓住院輪轉醫師共計176人,接受實習生培養共計891人。與安醫大聯合舉辦了三屆在職研究生進修班。
人民醫院新門、急診樓建設項目作為馬鞍山市重大民生工程,被市人大列為2008年的重點建議案,是2009年政府投資重點項目。該項目包括新建門診樓、改造急診樓及門前廣場等輔助工程,其中,新門診樓建築麵積為15300平方米,項目於2009年2月開工,2010年底竣工並投入試運行,急診樓改造麵積為4500平方米,2011年4月開工建設,2011年10月竣工。廣場改造2700平方米,現已全部投入使用。
2011年底建成了麵積達1500平方米居省內一流建設標準的臨床技能培訓中心,並成功申報成為安徽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正式啟動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工作,截止目前已為本市各醫療機構培訓各層次醫務人員1萬1千餘人次。
隨著全市民生工程項目之一的醫院新門診、急診樓的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醫院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設也不斷加快,醫療服務能力得到明顯提升。新門診大樓內部環境更加整潔、設施更加齊全、功能更加完善、就診流程更為合理。
依托信息化平台,開展了一站式服務、電子處方、電子病曆、分層掛號、一人一診室、“一卡通”和排隊叫號係統、自助掛號、繳費和查詢服務,極大地改善患者就診環境,進一步優化了服務流程,提高了服務效率,為廣大患者提供更為安全、便捷、快速、高效的診療服務。
與此同時,醫院還以“醫療質量萬裏行”、“三好一滿意”、“創建平安醫院”等活動為契機,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強化醫療安全,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堅持把“厚德精醫、仁愛惠民”的服務理念融入貫穿到醫院的每項具體工作中去。多次被安徽省衛生廳、馬鞍山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醫院”、“十佳單位”、“誠信醫院”等榮譽稱號。
2008年初,馬鞍山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於深化全市衛生事業改革和發展的若幹意見》,在國內較早啟動了公立醫院改革的進程,確立了以 “管辦分開、政事分開”及“區域醫療資源整合”為核心內容的馬鞍山市衛生體製改革。同年6月,馬鞍山市市立醫療集團正式掛牌成立,拉開了“以集團化管理為平台,實施區域內公立醫院資源整合”的改革序幕。新組建的市立醫療集團履行政府辦醫職能,將不同產權的政府舉辦的醫療機構有機地整合起來,形成集團化的緊密型醫療實體,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行業監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管辦分開”。
市人民醫院作為全市最大一所公立醫療機構,近年來,在集團化體製框架下,不斷完善醫院內部運行機製,以強化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為抓手,以目標考核為手段,以提高服務能力和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為目的,實施了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全院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各項業務指標顯著改觀。
通過實施以公益性質和運行效率為核心的醫院績效改革體係改革,把控製醫療費用、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以及社會滿意度等作為主要量化考核指標。
通過大力推進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提高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縮短了患者住院周期,控製了醫療服務成本。
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全覆蓋,以“患者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為目標,在全院牢固樹立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群眾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
2010年,在醫院青年衛生誌願者的基礎上,以人民醫院為主體組建了集團的醫療誌願者服務隊,先後獲得“安徽省最感動的江淮誌願服務”等多項榮譽,樹立了醫務工作者的良好社會形象。
近年來,在集團化的體製框架下、以資源整合為紐帶、以人民醫院優質醫療資源為依托,先後組建臨床醫學檢驗中心、兒童醫學中心、藥管中心、信息中心等,實現了資源配置最優化、資源共享最大化。
馬鞍山市中心醫院是由原馬鋼醫院整體改製而成的一所非營利性醫院,始建於1938年4月。現有職工1667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158人,碩士生導師3人,正副教授18人,主任醫師28人,醫學碩士、博士48人,研究生158人。開放床位1200多張,設有臨床專業科室35個,醫技科室11個。下轄6個院外門診部,一所分院和一所職業病防治院,是馬鞍山市功能齊全的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康複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現為皖南醫學院附屬醫院,蚌埠醫學院和南京醫科大學臨床學院。
醫院目前已向全市開放,是馬鞍山市職工醫保、居民醫保、農村合作醫療、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定點醫院,可為各類醫保病人提供醫療服務。
醫院堅持科技興院的戰略,緊跟現代醫學發展的步伐,不斷推進醫院新技術的發展,鑄就了一批具有該院特色,享譽省內外的技術品牌。
重點科室心血管內科在醫院“強心”戰略的實施過程中,以科研促學科發展,著力打造精幹的專業團隊,醫療技術水平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率先在本市開展了永久起搏器安裝等10餘項新技術。近年來在心髒介入手術領域發展迅速。年心髒介入手術達1000人次以上,躋身省內同級醫院先進行列,兩位學科帶頭人也分別成為省專業學會常委,市心血管病學分會正、副主任委員。其中一人被授予安徽省“第一屆江淮名醫”稱號。
重點學科急診科組建了一支素質過硬、裝備精良的急救隊伍,以 “一站式的創傷救治模式”在工傷和複合型創傷的治救方麵形成了獨特優勢,成為本地區工傷和大型複合型創傷的救治中心。學科帶頭人分別擔任市重症醫學分會和急診急救分會正、副主任委員和省專業學會委員。
重點學科腎內科和血液淨化中心一直注重以科研帶動醫療、護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血液淨化治療方麵有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多項技術獲市衛生局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兩項,部分項目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全科共計發表專業論文50餘篇,學科帶頭人分別擔任省醫學會理事和專業學會常委。市腎髒病分會、血液淨化質量控製中心主任委員。
骨科是醫院的傳統品牌科室,尤其是顯微外科斷指再植手術在省內外享有盛譽,已完成顯微外科手術5000多例,成功率90%以上,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先後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50多篇,獲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7 項,其中《顯微外科技術在四肢創傷修複中的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心胸外科在我市率先開展了體外循環心髒直視手術等多項新技術,2006年又在我市率先成功開展了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普外科1993年即開展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目前,腔內微創手術在醫院得到了迅速發展,除普外科以外,泌尿外科、婦科、耳鼻咽喉科、骨科等科室均普遍開展了腔內微創手術。泌尿外科1997年在馬鞍山市率先開展了同種異體腎移植手術,目前科內90%以上的手術實行了腔內微創手術,居省內同級醫院先進行列。燒傷整形科是我市唯一的燒傷整形專業科室,多年來,形成了具有醫院特色的醫療技術,尤其對大麵積深度燒傷病人的治療累積了豐富的經驗,成功救治了多例燒傷麵積達90%以上的病人,在周邊地區享有較高的聲譽。在此基礎上組建的醫學整形美容科,秉承了該科在醫學整形方麵的技術優勢,成為本地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專業醫學美容機構,是馬鞍山市醫療美容質量控製中心。此外,消化內科、眼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等專科等多項技術達到省內先進和市內領先水平。
為滿足醫療工作的需要,醫院相繼購置了核磁共振儀、多排螺旋CT機、醫用高能直線加速器、多種型號的彩超機、數字血管減影機等一批大型醫療設備,為醫院醫療服務工作提供了設備支持。
目前,醫院已完成信息服務係統的全麵升級改造,各醫生工作站全麵實行了電子病曆,門診係統增設了電子導醫係統,多種方式開展了專家和相關業務的預約診療服務,為早晨空腹抽血的患者免費提供早餐,簡化了醫療就診環節,有效地緩解了排長隊的老大難問題,明顯改善了院內就診條件。隨著醫院新建的住院部4號樓的啟用,住院難的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的緩解,住院條件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醫院著力打造綠色生態醫院,院內綠樹環抱、草坪如茵、路燈明亮、環境幽雅,為病人提供了一處休憩療養的理想場所。醫院先後被評為馬鞍山市文明單位,馬鋼公司文明標兵單位,安徽省文明單位。
馬鞍山市中醫院始建於1978年7月1日,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複為一體的公立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是全市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定點醫療機構。醫院於2013年12月被評為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為“安徽省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國家執業醫師資格(中醫類別)實踐技能考試基地”、全國中醫“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單位,隸屬於馬鞍山市市立醫療集團。
醫院分南院、北院、東院三個院區,並舉辦桃源、金家莊兩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南院位於開發區湖西南路3566號,占地麵積37.84畝,房屋建築麵積47796.04平方米;北院位於花山區幸福路61號,占地麵積7.99畝,房屋建築麵積11965.35平方米;東院位於江東大道中段1358號,房屋建築麵積8348.48平方米。醫院合計房屋建築麵積68109.87平方米。
醫院編製床位數480張,實際開放床位數434張。在崗職工450人,其中中高級職稱153人、博士研究生2人、碩士研究生20人;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1人、安徽省“江淮名醫”1人、安徽省名老中醫2人、安徽省名中醫3人、馬鞍山市“詩城名醫”2人。
醫院擁有國家級中醫重點專科1個、安徽省“十三五”中醫重點專科3個、馬鞍山市中醫重點專科4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1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室1個、全國中醫“治未病”服務試點單位1個、安徽省名老中醫工作室2個。設有急診科、內科、外科、骨傷科、康複科、肛腸科、腫瘤科、治未病科、國醫堂、婦科、兒科、皮膚科、口腔科等臨床科室,血透室、醫療美容科正在籌建中。
醫院始終堅持“中醫立院、人才強院、科教興院”的發展戰略,牢記“患者至上、中醫為本、品牌立院、誠謹行醫”的服務宗旨,加強內涵建設,突出中醫特色,構建和諧醫院,為保障馬鞍山市人民的身體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幹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國家 級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在中國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錦江萬裏橋頭的華西壩,有一座聞名遐邇的醫學城,她就是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追溯曆史,華西醫院起源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一、曆史沿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前身是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1953年10月,總後方勤務部衛生部決定將“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改為“軍委直屬機關醫院”。1954年7月,總後方勤務部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事業單位,是複旦大學附屬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開業於1937年,是中國人創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之一,隸屬於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瑞金醫院建於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有著百年的深厚底蘊。醫院占地麵積11萬平方米,建築麵積37萬平方米,綠化麵積4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張(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