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幹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國家 級
上海徐彙區醫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醫院有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五醫院、
【展開】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事業單位,是複旦大學附屬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開業於1937年,是中國人創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之一,隸屬於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命名。解放後曾稱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和上海醫科大學附屬中山醫院,2001年改用現名,沿用至今,是上海市第一批三級甲等醫院。經過80年的發展,中山醫院本部目前占地麵積9.6萬平方米,核定床位2005張。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高級職稱700多人。
醫療
醫院科室齊全、綜合實力雄厚。心髒、肝髒、腎髒和肺部疾病診治是醫院的重點和特色,診治水平始終處於國內領先地位。醫院有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放射與治療(介入治療)中心;國家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1個(心腦血管方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18個:消化科、檢驗科、麻醉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胸外科、心髒大血管外科、臨床護理、中醫腦病科、呼吸內科、腎病科、普通外科、重症醫學科、腫瘤科、醫學影像科、器官移植科、急診醫學科和神經內科;國家重大疾病多學科合作診療能力建設項目2個:消化道腫瘤和心髒瓣膜病;上海市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2個:普外科、心髒病科、腫瘤科、肝膽外科、呼吸內科、病理科、超聲醫學科、腎內科、核醫學科、中醫急診科、胸外科、醫學影像科、醫學檢驗科、康複科、麻醉科、內窺鏡、生物醫用材料、器官移植、心肌梗死、介入治療、微創手術和臨床藥學;上海市婦女健康服務能力建設項目3個: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孕產婦重症監護病房和產前診斷中心;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重中之重)3個:心血管疾病、肝髒腫瘤和腎髒疾病;有8個上海市臨床質量控製中心掛靠:院內感染、超聲診斷、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胸心外科、普通外科、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和血液透析。
醫院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包括螺旋斷層自適應放療係統(Tomo)、PET-CT、320排640層超速螺旋CT、全數字平板式心血管造影機(DSA)、直線加速器、3.0T磁共振斷層掃描儀、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係統、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儀(SPECT)、數字化X線成像係統(DR)、重症監護係統和遠程醫療教學係統等等。
醫院形成了以自主研發HIS、EMR、RIS係統為核心,容納PACS、LIS、HRP、ERP、CDR、RDR等近200個模塊的一體化智慧醫院信息係統,高效支撐“醫教研”工作,便捷服務“醫患管”多方,智慧管理“人財物”主體。
積極承擔各項公益性任務。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派,自2011年開始,每年組建國家醫療隊,遠赴新疆、雲南、青海、四川、安徽等省、市、自治區的老、少、邊、窮地區開展巡回醫療工作。先後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雲南省富源縣人民醫院、西藏日喀則地區人民醫院、雲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西藏察雅縣人民醫院、西藏崗巴縣人民醫院,全麵援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每年組織各類大型義診、谘詢等活動,品牌活動“中山健康促進大講堂”至今已有600多位專家登上“講台”開展健康講座,受益聽眾26萬餘人次,發放醫學科普資料43萬餘份,深受群眾歡迎。
科研
擁有國家重點學科13個,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中心3個,上海市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重要薄弱學科5個,上海市公共衛生重點學科6個,上海市研究所8個,上海市科委研究中心2個,複旦大學研究機構15個。
自2007年以來,醫院獲得科技部973計劃、863計劃、國家支撐計劃、重點研發計劃及重大專項課題近百項,教育部創新團隊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00餘項,各類省部級人才培養計劃超過200項。
自2006年起,醫院共獲得國家獎9項,其中一等獎1項;省部級獎項66項,其中一等獎19項。
教學
醫院教育教學職能包括醫學院校教育、畢業後醫學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完整的醫學教育階段,設有博士點18個,碩士點21個,複旦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1個。現有在招碩士研究生導師151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21人,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批準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19個,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30個。是首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首批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示範基地、中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精英教學醫院聯盟成員、首個國家級區域性全科醫學師資培訓示範基地、國家繼續教育培訓基地。每年在院培養各類學員3000餘人,舉辦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逾80期,接受進修和參觀學員800餘名,是孕育和培養國家優秀醫學人才的搖籃。
近十年來,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上海市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作為主要研究單位,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上海市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
榮譽
連續32年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醫院醫保管理先進單位、上海市衛生係統文明單位、全國最受歡迎三甲醫院、上海市優質護理服務優秀醫院、上海市院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上海市誌願者服務基地等重要榮譽稱號。連續七年榮獲公立醫院“最佳雇主”稱號。
中山醫院將始終擔負“以病人為中心,致力於提供優質、安全、便捷的醫療服務。通過醫療、教育、科研和管理創新,促進醫學事業的發展,提升民眾的健康福祉。”的使命,倡導“嚴謹、求實、團結、奉獻、關愛、創新”的核心價值觀,以嚴謹的醫療作風、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嚴格的科學管理,為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創新型綜合性醫院而努力。
使命
以病人為中心,致力於提供優質、安全、便捷的醫療服務;通過醫療、教育、科研和管理創新,促進醫學事業的發展,提升民眾的健康福祉。
願景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創新型綜合性醫院。功能定位
承擔醫療、醫學教育、醫學科研任務,是全國疑難重症疾病診治中心,高等醫學教育、國家級住院醫師/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示範基地和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國內臨床醫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高地;致力於推進醫學事業的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核心價值觀嚴謹、求實、團結、奉獻、創新、關愛。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是一所三級甲等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始建於1904年12月,其前身為上海西人隔離醫院,1947年改為上海市立第六醫院,1966年正式更名為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核定床位1766張,實際開放床位1950張,設有33個臨床科室、9個醫技科室。
20世紀40年代,醫院逐漸彙聚了眾多名醫大家:董承琅、宋傑、周誠滸、鄒仲、姚和清、梁樹芳、胡誌遠、高日枚、殷木強等成為醫院中堅力量,粟宗華、高鏡朗、屠開元、裘法祖等教授成為學術顧問,醫療技術力量大大加強,為日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五十年代末,安適、周永昌教授等開創了超聲醫學事業,被譽為“中國超聲診斷發源地”。1963年陳中偉教授、錢允慶教授等在該院成功施行了國際醫學史上第一例斷肢再植手術,從此醫院被譽為我國斷肢再植的搖籃。1978年,於仲嘉教授研究成功“手或全手指缺失的再造技術”,榮獲國家發明一等獎。2003年,項坤三教授因長期從事及參與世界第一個青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致病基因染色體定位和世界第一個2型糖尿病相關基因的研究,並首次在國內發現了線粒體基因突變糖尿病而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醫院設有上海交通大學市六臨床醫學院、上海市四肢顯微外科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中國上海國際四肢顯微外科培訓中心、上海市醫學超聲培訓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影像醫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耳鼻咽喉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創傷骨科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學糖尿病研究所。是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及蘇州大學的研究生教育基地,有博士培養點34個,博士生導師76位,碩士培養點46個,碩士生導師143位。也是全國醫學進修基地之一,2014年承擔75項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醫院的骨外科、內分泌代謝科、耳鼻咽喉科、醫學影像科、運動醫學科、急診醫學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骨外科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學、心血管病學是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四肢顯微外科、內分泌代謝科、介入影像學是上海市重點學科;先後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上海市創傷骨科臨床醫學中心和上海市糖尿病臨床醫學中心,並入選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中心;耳鼻咽喉科入選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設立全國綜合性醫院示範中醫科;上海市衛計委批準成立上海市急性創傷急救中心、上海市傳染病專科診治中心、上海市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上海市腦卒中臨床救治中心和生殖醫學中心;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麻醉科、超聲醫學科、血液內科、心血管內科、骨質疏鬆專科、腫瘤內科和腎髒風濕科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重點學科和院級重點學科。
醫院擁有一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隊伍。截止2014年底,已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自然基金傑出青年基金1人,國家自然基金優秀青年基金1人,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計劃2人,人事部百千萬人才計劃3人,上海市千人計劃3人,上海市科技精英1人,上海市領軍人才8人,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11人,啟明星(跟蹤)34人,浦江人才計劃14人。1人獲南丁格爾獎,3人獲全國勞模稱號,9人獲上海市勞模稱號。
醫院2014年門急診量達364.8萬人次,出院病人數9.3萬人次,手術8.09萬人次。醫院從1963年以來獲得國家、省部(市)等各級各類獎項240項,其中國家發明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其他國家級獎13項、省部(市)及其他級獎項222項;2014年度正式發表SCI /EI論文430篇。醫院2004年獲全國衛生係統先進集體、2005年、2009年、2011年連續三屆榮獲全國文明單位、2006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007年獲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2008年獲2005-2007年度全國醫院管理年活動先進單位稱號。百年六院沉澱了深厚的底蘊和豐富的內涵,撫今追昔,繼承傳統、發揚光大、開拓創新、努力奮進是他們這一代傳承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醫院將始終堅持公益性辦院方向,遵循醫院建設的基本規律,深化醫院改革,強化內涵建設、健全長效機製,進一步提高醫院運行效率,推進學科和人才建設,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增強醫院綜合實力,為加快發展我國衛生事業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作出更大的貢獻。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創建於1960年7月,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四大中醫臨床基地之一。近六十年來,醫院堅持“名醫、名科、名院、名藥”的發展戰略,走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的道路,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中醫特色鮮明和中醫優勢突出的全國著名中醫醫院、全國示範中醫院、上海市三級甲等醫院。醫院獲上海市文明單位“十四連冠”;2007年被評為全國衛生係統先進集體;2008年被國家發改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首批確定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2009年成為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設崗單位;2012年在中醫院等級複評審中評審成績位列全國三級中醫醫院首位;2015年被評為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2016年榮獲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2017年5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確定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2017年6月劉嘉湘教授榮膺第三屆“國醫大師”稱號。2018年通過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評審,成為首家通過JCI學術型醫學中心認證的中醫醫院。2019年榮獲上海企業創新文化“二十佳創新品牌”稱號。
總院坐落於上海市徐彙區宛平南路725號,分院坐落於浦東上南路1000弄上鋼二村45號。東西兩院占地麵積共77.93畝,核定床位數1250張。醫院中醫特色鮮明,在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骨退行性病變、腎病、膽石病、風濕病、眼病、乳腺病、肛腸病、脾胃病、肺病、瘡瘍病等方麵有獨特優勢;同時醫院有冬令進補膏方門診、冬病夏治門診、中醫特色體檢門診等服務。年門急診人次405萬餘,年出院人次6.3萬餘。科室設置齊全,有臨床科室48個,醫技科室7個,藥劑科室3個以及心導管室、ICU、CCU、RICU、血液淨化中心等,配備DR、CT、ECT、MRI、直線加速器、PET-CT等大型設備。目前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9個、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3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13個、國家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國家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上海市十三五臨床重點專科7個,上海市中醫臨床優勢專科(專病)8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2個、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中心2個、上海市“重中之重”醫學重點學科1個;國醫大師1名、全國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40名、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1名、長江學者2名、中央“千人計劃”1名、上海市名中醫32名、上海“千人計劃”2名、上海高校特聘教授(東方學者)2名、博士生導師64名;各級各類名老中醫工作室39個。作為海派中醫流派傳承研究主基地與分基地,承擔9項中醫流派傳承及特色技術研究工作。
2001年首創名老中醫工作室的傳承模式,以建立名老中醫工作室為載體,全麵實施中醫藥的繼承、發展、創新工作,並迅速在上海市和全國範圍內得到推廣應用。先後成立40個名中醫工作室,其中17個入選全國名中醫工作室建設推進項目。作為海派中醫流派傳承研究主基地與分基地,承擔9項中醫流派傳承及特色技術研究工作。於2000年7月成立龍華中醫醫院集團,集團內包括5家二級中醫醫院,1家二級中西結合醫院。近年來先後托管上海市長寧區天山中醫醫院、上海市奉賢區中醫醫院、上海市金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通過專科專病建設和人才培養,扶持集團二級醫院特色專科專病的創立和發展。積極開展長三角一體化工作,先後與寧波市鎮海區衛生健康局、溫嶺市人民政府合作,成立寧波分院(鎮海區中醫醫院)及台州分院(溫嶺市中醫醫院),大力開展跨省市協作。
同時,作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龍華臨床醫學院承擔本科生(含5+3一體化)、研究生、留學生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等教學工作。目前擁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2個博士後流動站。先後成立陸德銘、施杞名師工作室,陳湘君、唐漢鈞、吳銀根名師研究室,以名師研究室為依托,展開教學查房和示範課程講座,並進行名師教學思路研討,旨在提高中、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近年來,結合國家高等教育改革,以課程建設為抓手,促進教學資源的精品化,《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被列為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以教材建設為載體,實現學科建設成果向教材體係轉化,主編主審“十三五”國家行業規劃教材41部,榮獲各類教學成果獎10餘項。2007年學院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8年通過上海市研究生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5年成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首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示範基地。
醫院以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為契機,著力開展重點病種(惡性腫瘤和骨退行性病變)和拓展病種的相關研究工作,重點建設上海市“重中之重”中醫慢性病防治臨床醫學中心,科研與臨床相結合,力爭在研究中有所突破,以點帶麵,聯動共贏,全麵帶動研究平台建設,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臨床及科研能力,建立健全“醫研雙贏”的中醫臨床科研運行新模式。近年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7項等一批標誌性成果。
醫院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病人至上、繼承創新、追求卓越”的使命,秉承“嚴謹、仁愛、繼承、創新”的醫院精神,向著“具有鮮明中醫特色、受人尊敬的品牌醫院”的願景,目標建設成高水平現代化綜合性中醫院。
我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上海市首批醫保定點醫院。我院展開床位1200張。醫院年門診量55萬人次左右,年住院病人逾2萬人次左右。醫院擁有全軍級研究所1個,軍區專科中心4個和一批特色學科。擁有核磁共振、DSA、16排及64排CT、PET-CT、直線加速器、全身伽馬刀等大型醫療儀器設備近2.5億元。
醫院占地麵積共161畝,分為12個坐落。其中, 醫療執業點3個,家屬住宅區8個,副食品生產基地1個。院本部設在長寧區華山路1328號,占地51.7畝,醫療用房8萬平方米;徐彙區滬閩路9585號醫療執業點距院本部3.5公裏,占地36.6畝,醫療用房6000平方米;浦東新區新場鎮軍民路1號醫療執業點距院本部45公裏,占地36畝,醫療用房6600平方米。
作為一所上海市醫保定點醫院曾數次獲得全軍為部隊服務先進單位、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擁政愛民模範單位的軍隊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努力為上海地區及周邊省市的群眾提供優質、高效、合理的醫療服務。
醫院先後被國家衛生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後衛生部聯合表彰為抗震救災醫藥衛生先進集體,獲得全軍為部隊服務達標先進醫院、衛生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上海市文明衛生標兵單位、擁政愛民模範單位等榮譽,取得了上海市衛生係統506家醫院行風大檢查總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湧現出全國“三八”紅旗手、上海市“三八”紅旗手醫德醫風建設標兵等大批先進典型。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北京協和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最早承擔高幹保健和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也是高等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國家 級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在中國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錦江萬裏橋頭的華西壩,有一座聞名遐邇的醫學城,她就是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追溯曆史,華西醫院起源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一、曆史沿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前身是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1953年10月,總後方勤務部衛生部決定將“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改為“軍委直屬機關醫院”。1954年7月,總後方勤務部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事業單位,是複旦大學附屬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開業於1937年,是中國人創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之一,隸屬於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國營
瑞金醫院建於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有著百年的深厚底蘊。醫院占地麵積11萬平方米,建築麵積37萬平方米,綠化麵積4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張(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