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先天性的,也有後天不良習慣造成的。
【病因學】
先天性椎體畸形多認為與常染色體顯性和隱性遺傳有關。Winter報告有家族史者占1%。
【病理改變】
根據椎體病變不同,一般可分為椎體分節不全及椎體形成不全。
1.椎體分節不全 根據Winter的觀察,將其分為如下四種類型:
(1)側方未分節 椎體分節不全發生在一側,最終導致嚴重脊柱側凸。椎體分節不全(側方未分節)
(2)前方未分節 椎體前方未分節,導致脊柱後凸畸形.椎體分節不全(前方未分節)
(3)後方雙側未分布 導致後凸畸形。椎體分節不全(後方雙側未分節)
(4)對稱性雙側未分布 椎體縱軸不生長,不發生成角或旋轉畸形。椎體分節不全(雙側未分節)
2.椎體形成不全 它可以部分或全部形成不全。部分單側椎體形成不全時,椎體出現楔形或斜方形。X線片上表現切工作為一個小的發育不全椎體驗生 活。半椎體由單側完全形成不全所引起。半椎體與相鄰椎體可以不分布、半分節或分節。分節半椎體導致椎體生長不對稱,尤其一側出現二個半椎體時可出現嚴重脊柱側凸,當椎體後方出現半椎體時則導致後凸成角畸形。半分節半椎體與相鄰一個椎體融合,側凸畸形相對較輕。不分節半椎體與相鄰兩個椎體融合,一般不引起進 展性脊柱側凸。根據Nasca報告一起60例半椎體病人,將其分為6型:
①單純多餘半椎體:可與相鄰一個或兩個椎體融合。發生在胸椎時可有椎弓根及多餘肋骨。
②單純楔形半椎形。
③多個半椎體。
④多個半椎體伴有一側椎體融合。
⑤平稀半椎體:兩側均有數量相等的半椎體,一般不引起脊柱側凸。
⑥後側半椎體:易引起後凸畸形。
胸椎的生理性後凸使人體的重力線通過椎體的前方,機械負荷主要通過椎體的前麵傳導。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機械負荷的累積效應導致了胸椎後凸的進展,在女性和有老年性骨質疏鬆時,這一進程更加明顯。以往的研究表明胸椎後凸很大程度上是由椎體形態決定的,並且與椎間盤的完整性密切相關。然而,很難確定這些因素對胸椎後凸的具體影響。
為了適應脊柱機械負荷的傳導特點,胸椎體呈前窄後寬的楔形。患有骨質疏鬆症時,骨吸收與骨形成失去平衡,骨丟失增加,導致椎體的骨性結構和形態發生改 變,易於出現椎體畸形或楔形骨折。由於女性胸椎後凸角度比男性大,同時椎體的楔形程度也比男性更加明顯,因此女性胸椎體前方的生理性壓力負荷更大,更容易 發生椎體畸形或楔形骨折。
正常胸椎椎間盤變 性過程多發生於纖維環前方,導致纖維環的撕裂。胸段椎間盤退變的發生率很高,特別是男性中胸段椎間盤退變的發生率更高。這主要是由於男性更容易暴露於反複 的創傷之下。Weiler等認為椎體負荷的增加可以誘發基質金屬蛋白酶增多,導致傷害感受器的敏感性增加,最終導致間盤組織退變。作者的研究結果表明男性 年齡與椎間盤形態的相關性更大,這可能是由於男性胸椎負荷的增加更容易引起椎間盤的壓力增加,導致纖維環退變而不是椎體塌陷。與年齡相關的男性胸椎間盤楔 形程度的變化很可能反映了椎間盤的潛在病理改變。
正常胸椎後凸的進展與年齡明顯相關。促進胸椎後凸進展的因素包括肌肉緊張度喪失,職業的影響,習慣性姿勢,椎體形態的改變和骨量減少等因素。這些因素對女 性的影響更加明顯。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老年女性體力活動相對較少,肌肉和韌帶張力丟失較多,老年女性乳房的影響等。
總的來說胸椎後凸與椎體形態的關係更大,但是女性胸椎後凸與椎間盤的關係也非常密切。根據逐步回歸分析結果和已有的證據表明,椎間盤是決定胸椎後凸的重 要因素。將年齡、椎體形態和椎間盤形態作為自變量,胸椎後凸角度作為因變量加入逐步回歸模型,結果表明胸椎後凸很大程度上是由椎體和椎間盤形態共同決定 的,而年齡並不起重要作用。椎間盤形態的變化可能是正常人體衰老過程的一部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與年齡相關的椎間盤形態的變化可以解釋一生中胸椎後凸的 進展。反之,男性年齡與椎體形態之間缺乏相關性說明了盡管椎體形態對胸椎後凸有重要影響,但是在男性椎體形態隨年齡的變化並不大,而是維持相對穩定,因此 對胸椎後凸的進展影響有限。作者的研究結果表明椎體和椎間盤形態在女性的胸椎後凸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這可能說明了男性骨骼外的因素如韌帶和肌肉係統對 維持胸椎後凸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