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皮膚的表淺傷口,僅僅影響皮膚,由毛囊、皮脂腺的上皮細胞起始,通過簡單的上皮形成而愈合。修複後均能達到結構完整性和皮膚功能的完全恢複。另一種類型是深達真皮和皮下組織的損傷,通過瘢痕來修複。
(一) 表淺性瘢痕 表淺性瘢痕(superficial scar)因皮膚受輕度擦傷,或由於淺Ⅱ度灼傷,或皮膚受表淺的感染後所形成的,一般累及表皮或真皮表層(二) 增生性瘢痕 凡損傷累及真皮深層,如深Ⅱ度以上灼傷、切割傷、感染、切取中厚皮片後的供皮區等,均可能形成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三) 萎縮性瘢痕 萎縮性瘢痕(atrophic scar),其損傷累及皮膚全層及皮下脂肪組織,可發生與大麵積Ⅲ度灼傷、長期慢性潰瘍愈合後,以及皮下組織較少部位如頭皮、脛前區等受電擊傷後。(四) 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keloid)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大部分瘢痕疙瘩通常發生在局部損傷1年後,包括外科手術、撕裂傷、文身、灼傷、注射、動物咬傷、接種、粉刺及異物反應等,許多患者的原發病史可能被忘記。
根據瘢痕的形態,有可分為線狀瘢痕、蹼狀瘢痕、凹陷性瘢痕、橋狀瘢痕等數種。
瘢痕的治療是非常棘手的,很難獲得非常滿意的成果。從理論上講,瘢痕一旦形成,即使采用最精細的手術方法,也隻能使其得到部分改善,而不能徹底根除。 因為每一次整形手術,都是一次新的創傷,因此,采取各種措施,最大限度地預防瘢痕形成,與瘢痕的治療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預防瘢痕的根本點在於盡可能地減少創口的第二次創傷,促使創口早期一期愈合。這包括創麵的處理、擇期手術患者的病例選擇、精細的手術操作技術和妥善的術後處理。 (一) 創麵處理 對早期的新鮮創口,應徹底的清除血塊、異物和碎片,對確定已失去活力的組織,也應徹底清除。盡可能早地閉合創口,如果任有創口自愈,則常常形成瘢痕增生、瘢痕攣縮和與深部組織的粘連。對晚期汙染創口,如存在感染的可能性,應徹底清創,閉合創口是放置引流。如已確定存在感染,則應局部或全身應用抗生素,待感染控製後,再二期閉合創口。 對存在較大組織缺損的創口,應盡早采用組織移植的方法來覆蓋創麵,以減少肉芽組織和瘢痕組織形成。可采用推進皮瓣、旋轉皮瓣、遠位皮瓣或遊離皮膚移植。有時,最簡單的手術方法往往是最明智的。盡可能避免作不必要的附加切口,特別是對有瘢痕疙瘩傾向的患者。 (二) 病例選擇 對於一個惡性病變或有惡性變傾向的患者,或者存在嚴重功能障礙或潰瘍的患者,除了手術治療外別無選擇。但對有些病例特別是要求美容或一般瘢痕治療的患者,整形外科醫師應慎重選擇手術適應證,在手術前應確定手術治療能否對原有瘢痕有較大程度的改善。對兒童、年輕人、膚色較黑的患者尤應慎重,特別是當患者瘢痕不明顯或位於隱蔽部位或無功能障礙時。因為如果手術處理不當,可能會使原有的瘢痕更加明顯。 對於瘢痕增生和瘢痕疙瘩的好發部位,如胸前、肩部等處,存在張力和運動的部位,如胸前上部、肩胛部,四肢屈側等處,存在乳房重力和胸部呼吸運動的部位,如胸骨部等,術後瘢痕容易增生,這些部位的較小病損,如囊腫、痔等手術切除應格外慎重。 嬰兒和兒童因代謝旺盛,術後瘢痕也容易增生,同時嬰兒皮膚較薄,縫合時創緣難以準確對合,因而可影響術後效果。 對於嚴重油性皮膚、汗毛孔粗大和存在粉刺的患者,應該考慮到術後有瘢痕增生的可能性。對此類患者,尤應注意術前手術部位的局部清潔。如粉刺發作,應使用抗生素。閉合創口時,應避免皮脂腺對創口的汙染。 (三) 手術操作 1、 設計切口時,在滿足手術需要的前提下,應盡量遵循下述原則。 ⑴選擇在隱蔽部位,如乳房下、毛發區等。 ⑵沿輪廓線切口。 ⑶順皮紋切口,如在額部、眼瞼等處。 ⑷在自然結合部,如耳頸部等。 ⑸四肢切口選擇在屈曲皺褶線或平行於皮膚張力線處,避免作環狀圓形切口或跨越關節切口。 ⑹顳部或頸側手術可選擇在發際區。 ⑺麵部避免作弧形、半圓形或大的“Z”形、“S”形切口。 ⑻體腔外口周圍避免作環形切口。 ⑼如切口必須橫過輪廓線、皮紋時,應設計“Z”改形切口。 2、 行無菌操作。 3、 刀片垂直於皮膚切開,動作要輕柔,器械要銳利,避免不必要的創傷。 4、 徹底止血。 5、 無死腔形成。 無張力縫合,創緣對合準確;縫合時以創緣對攏為準,不可過緊,以避免造成縫線周圍組織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