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患艾滋病的老年人 卡波西肉瘤通常發生於足趾及腿部,表現為紫色或暗褐色斑塊或結節,呈真菌樣生長或浸潤軟組織及侵犯骨組織,約5%~10%會有淋巴結和內髒的播散.
伴有艾滋病的病人 卡波西肉瘤可能是首發症狀.僅僅表現為隆起的紫色,粉紅色或紅色的丘疹,或圓形,卵圓形褐色或紫色斑塊,往往先出現在軀幹上部的皮膚或粘膜.可在皮膚上廣泛播散,並伴有內髒損害及淋巴結轉移.可能會有廣泛出血包括內髒出血.
可分以下5種亞型:
1.經典型卡波氏肉瘤classic Kaposi sarcoma) 早期損害最常見於足趾及蹠部,呈淡紅色、紫色或藍黑色斑和斑片,並擴展和融合形成結節或斑塊。有橡皮樣硬度,看起來像暗紫色血管瘤。患肢可有水腫。以後斑塊和結節亦可發生於臂部、手部,甚至擴展至顏麵、耳、軀幹或口腔。特別是軟齶。病程呈緩慢進行性,可致下肢顯著增粗。疾病早期,皮損可周期性緩解,結節可自然消退,遺留萎縮性和色素增深的瘢痕。胃腸道為最常見的內髒受累部位。肺、心、肝、結合膜和腹部淋巴結亦可受累。骨骼改變有特征性和診斷性。骨受累表現為骨質疏鬆、囊腫和骨皮質侵蝕。骨骼損害為疾病廣泛播散的指征。本病進展緩慢,內髒及淋巴結罕受侵,預後較好。
其特點可歸納如下:
(1)多見於50~70歲的老年男性。
(2)皮損常見於下肢遠端、手、前臂等處,後期可出現於麵部、耳、軀幹及口腔,特別是在軟齶較多見。
(3)皮膚損害為紅色、紫紅色、淡藍黑、青紅丘疹或斑塊,逐漸增大融合成大的斑塊、結節,結節質硬如橡皮。可出現明顯的局部淋巴水腫。
(4)可累及內髒、骨骼。內髒以胃腸道最常見。此外,心、肺、肝、腎上腺及腹部淋巴結也可累及。骨骼受累表現為骨質疏鬆、囊腫,甚至侵蝕皮質。骨骼變化富有特征性,有診斷價值。
(5)自覺燒灼、瘙癢或疼痛(圖2)。
2.非洲皮膚卡波氏肉瘤(African cutaneous kaposi sarcoma) 常見於20~50歲的男性,可見四肢出現結節性、浸潤性血管腫塊。此型Kaposi肉瘤流行於熱帶非洲。呈局部侵襲性。常伴發下肢顯著水腫,骨受累。
3.非洲淋巴結病性卡波氏肉瘤(African lymphadenopathic kaposi sarcoma)發生於10歲以下兒童,淋巴結受累,可有或無皮膚損害。呈侵襲性經過,往往在發病後兩年內死亡。出現皮損前淋巴結,特別是頸淋巴結腫大。損害亦見於眼瞼和結合膜,呈出血性組織團塊並下垂。常伴發淚腺、腮腺和頜下腺腫大,與Mikulicz綜合征相似。
4.艾滋相關卡波氏肉瘤(AIDS-associated Kaposi sarcoma) 好發於頭、頸、軀幹和黏膜。皮損開始為1或數個紅色到紫紅色斑,繼而迅速進展為丘疹、結節和斑塊。損害較小,分布廣泛,進展迅速。暴發性者則可有淋巴結和係統性受累。內髒受累,最常見者為肺(37%),胃腸道(50%),淋巴結(50%)。
其特點可歸納如下:
(1)主要見於20~50歲的青壯年艾滋病患者。
(2)皮損分布廣泛,多發生於頭、頸、軀幹、足底部。
(3)皮膚損害為紅色斑疹,周圍有蒼白暈;以後變成紫色或棕色斑塊或結節,蒼白暈消失;皮損較小,直徑約1cm左右,呈對稱分布。
(4)可有口腔黏膜及胃腸道損害。
(5)發展迅速,病死率高。
5.免疫抑製相關卡波氏肉瘤(immunosuppresSion-associated Kaposi sarcoma) 損害類似經典性卡波氏肉瘤。發病部位差別較大。內髒受累比率不等。
臨床表現的骨骼改變,有特征性和診斷性意義。結合組織病理檢查的特點,即可診斷。
1.病史 患者有巨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史,或外傷等。
2.臨床特點 老年人,發生於足趾、足弓部位的,多發性浸潤性暗紅色結節,易破潰,自覺疼痛。
3.組織病理 提示為缺血性血管內皮細胞的惡性腫瘤。
皮膚腫瘤表現的丘疹1.色素痣 又稱癌細胞病。皮損為斑丘疹,丘疹呈乳頭,疣壯,結節等,好發於麵,頸及軀幹等處。淡褐色或黑褐色。
2.血管瘤 為針頭、粟粒,豆大或更大的高出皮麵的丘疹樣損害,紅色或紫紅色。
3.汗管瘤 好好於眼下,前額,為淡黃色表麵蠟樣光澤的丘疹,針頭至粟粒大略扁平。
4.粟丘疹 為麵部的白色包針頭至粟粒大丘疹,好發於眼周皮膚,表麵光滑,用針尖可挑出白色物質。
5.脂溢性角化 又稱老年疣。好發於麵部、手背、前臂等處,頭褐色扁平丘疹或斑片。
6.毛發上皮瘤 又稱囊樣腺樣上皮瘤,好發於麵部,為膚色堅硬的丘疹,有透明感。
7.結節性硬化 又稱皮脂腺瘤。為顯性遺傳,好發於下麵部,為堅韌散在黃色的毛細管擴張性丘疹,伴有智力降下及癲癇。
8.淋巴網狀組織腫瘤,其皮損亦可表現為丘疹。如蕈樣肉芽腫早期,皮損呈多形性,可為紅斑、丘疹,風團等,淋巴瘤樣丘疹病,亦可為淡紅褐色的丘疹。
器官移植或其他病長期應用免疫抑製劑時應長期注意監測卡波西肉瘤的發生。有性病史、妊娠前的婦女及高危人群均應檢測HIV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