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果體鈣化時,在X線片上可見到鈣化陰影,這個陰影在診斷顱內腫物時,有一定價值。MRI檢查可確診。
(1)鬆果體鈣化大於12mm。
(2)鈣化的鬆果體明顯偏離中線。
(3)鬆果體鈣化發生在10歲以下的兒童。
鬆果體鈣化移位的鑒別診斷:
1、脈絡叢鈣化:脈絡叢鈣化是最常見的生理性鈣化。脈絡叢鈣化極少出現在年齡小於3歲的人群中,脈絡叢鈣化的發生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其發生率在50歲時可達到75%以上。脈絡叢鈣化主要出現在側腦室中,很少發生在第三和第四腦室內。鈣化灶可為點狀,直徑可大於1cm,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鈣化通常是雙側對稱,但也可不對稱或僅單側出現。對於腦內腫瘤等占位性病變,有時通過觀察鈣化的脈絡叢有無移位及移位的方向可能對占位病變的定位有幫助。
韁聯合位於第三腦室背部鬆果體的前方。30歲以後,有15%腦CT掃描可顯示有韁部鈣化。盡管其形狀較有特點,但它常被誤認為是鬆果體鈣化,典型的韁部鈣化呈“C”形。
2、基底節鈣化:正常成人頭顱影像片上可能會意外發現基底節區鈣化灶。其典型表現是呈雙側對稱性,多開始於尾狀核頭部。鈣化灶也可不對稱,蒼白球、殼核及丘腦外側部也可被累及。基底節鈣化在正常兒童人群中不常見,但在40歲以後的成人中則較常見,這種原發性的基底節鈣化明顯地表現為與年齡相關。
生理性鈣化無臨床症狀且鈣化灶較微小,如果鈣化灶較大、伴有齒狀核鈣化或鈣化出現在30歲以下時,應考慮可能存在病理性鈣化。
3、小腦齒狀核鈣化:後顱凹內的小腦齒狀核也可出現鈣化,但齒狀核鈣化比基底節鈣化少見。可同時伴有或不伴有幕上的鈣化。鈣化通常呈彌漫模糊無定形狀或呈小點狀,這是由於鈣質在微小毛細血管周圍沉積及微小動脈和靜脈管壁出現鈣化所致。齒狀核鈣化的意義同基底節鈣化,可為生理性或病理性。
4、硬腦膜鈣化:硬腦膜鈣化常見於中老年人,大腦鐮或小腦幕鈣化易於辨認。大腦鐮鈣化多沿大腦鐮走行而呈線狀,也可表現為梭形或球形的局灶性鈣化。
5、其他顱內鈣化:岩床韌帶常出現鈣化,在頭顱側位片上,表現為鞍背頂部與岩尖部出現線樣鈣化影;岩間韌帶也可發生鈣化,可出現所謂的“鞍橋”征;垂體鈣化在正常人的組織切片上可辨出,單純的影像學檢查則很少能發現;晶狀體鈣化可見於老年人,表現為眼眶內的環狀影。
鬆果體作用與腦垂體的黑色素細胞刺激素(MSH)相反,使兩棲類皮膚色素變淺。鬆果體是神經內分泌的轉換器,起“生物鍾”的作用,並可能抑製性腺的活動。 鬆果體瘤按細胞形態學分類有多種,離開鬆果體而在漏鬥附近的腫瘤稱異位鬆果體瘤。
對本病的治療方案也應以術後放療為宜,依據病理結果來設計靶區。隻是有的病例不但手術切除即使活檢也很危險,隻好單純放療,此時宜用邊緣較寬的局部野照射(2~30) Gy/(2.5~3.5)周後,立即CT掃描與放療前CT片對比,如顯示腫瘤明顯縮小則提示此腫瘤為生殖細胞瘤等惡性腫瘤。射野則應改為全腦、全脊髓照射,劑量為30Gy(原發灶追加總量達 50Gy)。如果 CT片顯示腫瘤無明顯改變,說明此腫瘤對放射線不敏感,可能屬於良除腫瘤而適於手術切除,若不宜手術則局部增加劑量至55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