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心率超過100次/分者,即為心跳過速。
加速性房性逸搏心律又稱非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加速的房性自主心律、加速的房性自身心律等。根據病史、症狀、體征及心電圖表現可明確診斷。
飯後引起心跳加快:屬於正常的情況,見於很多的正常人,進食或飽食後,胃腸道為消化食物,胃腸道蠕動增加,於是流進胃腸道的血液就增多,這些增多了的血液會從身體其它的部位抽調出來。當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從供應心髒的份額中抽取而來的,就會相應的減少了心髒供血量,心髒為維持正常的工作,會相應增加心髒的的跳動。
睡覺時心跳加快:是心肌缺血,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現。心肌缺血也可能呈現無症狀和體征,而臨床檢查有心肌缺血的證據,如ST段改變、心肌灌注缺損和室壁運動異常等。通常在發生冠狀動脈阻塞後,即出現下述改變: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局部供血量和需血量比例發生了改變,冠狀竇血氧含量降低;心肌收縮功能和舒張功能減弱;左心室舒張壓升高;ECG改變,例如ST段抬高或壓低;胸部不適等。但這些異常往往在較短時間內發生,患者有可能永遠不出現胸部不適。
心跳很亂: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超過了一般範圍。心髒自律性異常或傳導障礙引起的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或心律不齊;精神緊張、大量吸煙、飲酒、喝濃茶或咖啡、過度疲勞、嚴重失眠等常為心律失常的誘發因素。心律失常特別多見於心髒病患者,也常發生在麻醉、手術中或手術後。
一、側轉頸運動:當心動過速發生時,立即坐到帶有扶手的椅子上,兩臂平放,然後作側轉頸運動。先將頭向左側偏轉,然後再向右側偏轉,盡量轉向側後方。但是,轉動的速度不能太快,每分鍾不要超過15次,以防引起眩暈。這種方法的治療原理是,在頭部偏轉時壓迫頸動脈竇,頸動脈竇受壓之後可反射性地使心跳減慢。臨床上,醫生們在治療心動過速的時候,經常先用壓迫頸動脈竇的方法,但是這需要有經驗的醫生執行,以免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而側轉頸運動,既可以不用醫生指導,而且副作用不大,對於一般青年人所發生的不明原因的心動過速療效尤其迅速。
不過,有眩暈症狀和心跳過緩的老年人,做此運動時則要謹慎。
二、轉眼運動:在座位上,上身正直,頭頸部固定不動,將眼球先盡量向左看,然後盡量向右看,每分鍾可轉換30次,共轉動2--3分鍾;然後雙眼視力集中,注視自己的鼻尖1分鍾。假如心動過速仍不能控製,可行重複作2--3次。
這種方法的原理類似醫生壓眼球治療心動過速。臨床醫生經常通過壓迫眼球,刺激迷走神經來抑製心動過速。但對於高度近視、有視網膜疾病和其它眼疾的人,壓眼球的方法不太適宜,而轉眼運動就沒有什麼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