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慢性腎髒病史,出現腎髒以外的各係統各髒器功能障礙,實驗室檢查表現代謝產物在血中堆積,有一係列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內分泌障礙,一般可確立診斷。確立尿毒症的診斷之後應進一步明確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即原發病的診斷。近期有無影響腎功能惡化的誘因如尿路梗阻、感染,脫水、心力衰竭,使用損害腎髒藥物,手術、麻醉,休克以及原發病近期重新活躍等。B超和CT檢查應表現雙腎萎縮。
放射性核素腎圖表現雙側無功能腎。ECT表現腎血流量極度減少,腎小球濾過率極度下降。
應與下麵的症狀相鑒別診斷:
1.腎功能衰竭 腎髒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的病理狀態。按其發作之急緩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腎功能衰竭 因多種疾病致使兩腎在短時間內喪失排泄功能。簡稱急性腎衰。表現為少尿(尿量<400mL/d)或無尿(尿量<50ml>1000mL/d)。處理及時、恰當,腎功能可恢複。病情複雜、危重患者或處理不當時可轉為慢性腎功能不全或致死。急性腎衰包括下述3種情況:①腎前性氮質血症。由於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致使腎血灌注量不足,腎小球濾過率降低所致。②腎後性氮質血症。由於結石、腫瘤或前列腺肥大致使尿路發生急性梗阻,導致少尿和血尿素氮(Bun)升高。③腎性急性腎衰。由於腎實質疾患所致,見於重症急性腎小球疾患、急性間質-小管性疾患、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腎血管疾患和慢性腎髒疾患,在某些誘因作用下使兩腎功能急劇惡化者,以急性腎小管壞死最多見。
2.腎衰竭 腎衰竭可分為急性及慢性,急性腎衰竭的病情進展快速,通常是因腎髒血流供應不足(如外傷或燒傷)、腎髒因某種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損或是受到毒物的傷害,引起急性腎衰竭的產生。而慢性腎衰竭主要原因為長期的腎髒病變,隨著時間及疾病的進行,腎髒的功能逐漸下降,造成腎衰竭的發生。
各種病因的,往往呈現不可逆性進行性腎髒損害,直至發展成終末期腎衰。因此慢性腎衰的早期預防顯的相當重要,所謂早期預防,又稱“一級預防”,是指在慢性腎衰發生前對相關因素進行幹預性治療,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麵:慢性腎衰竭
(1)積極治療原發病對各種急、慢性腎小球腎炎、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或可能累及腎髒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積極治療,防止慢性腎衰的發生。
(2)避免或消除某些危險因素應用對腎髒有毒性的藥物、嚴重感染、脫水、尿路梗阻(如結石、前列腺肥大症)、創傷等因素,往往可使原有腎髒疾病加重,腎功能惡化,促使腎功能衰竭發生。實際上,經常性的、高質量的隨診,可減少或避免這些危險因素發生,或及早發現並加以糾正。
(3)合理的飲食方案低蛋白、低磷和低脂飲食,對慢性腎髒疾病的腎功能保護作用已被得到實驗室及臨床的證實。目前強調為了預防慢性腎衰的發生,血肌醉在159.1微摩爾/升時就應該限製蛋白攝入量。
(4)應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劑不僅能控製全身高血壓,而且能糾正腎小球高灌注、高濾過狀態,有延緩腎衰竭發生的作用。臨床常用藥物為卡托普利、洛丁新和利壓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