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理性流涎
(1)食物刺激小兒生後4-6個月,多數以母乳為主要食物。這一時期的小兒口中沒有牙齒,舌短而寬,兩頰有較厚的脂肪層,麵部肌肉發育良好,頜骨的粘膜增厚凸起,這些結構特點都對吃奶時捉住乳頭和協調吸吮動作十分有利,此時唾液腺的功用不大,唾液分泌量少。4-6個月後,單純母乳喂養已不能滿足小兒生長發育的需要,開始添加輔食,食物對神經、唾液腺的刺激較強,使唾液腺分泌功能增強,唾液明顯增多。
(2)乳牙萌生乳齒萌生時,會對牙齦感覺神經產生機械性刺激,使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而此時小兒口腔較淺,吞咽反射不靈敏,不能及時將過多的唾液吞下,導致唾液在口腔內不斷蓄積而外溢。隨著乳牙的萌出,唾液的分泌量會逐漸轉為正常,同時牙突也逐漸形成,齶部慢慢增高,口腔底部逐漸加深,能夠容納更多唾液,加之吞咽動作逐漸訓練成熟,能夠將唾液及時咽下,流涎自然止。
2、病理性流涎
(1)母乳喂養時間過長有些母親錯誤地認為母乳喂養的時間越長越好,將母乳喂養延長至1歲以後,甚至在斷奶以後再添加輔食。這種做法不利於小兒脾胃的正常發育,中醫認為,涎為脾之液,脾胃虛弱,失於調攝,故而流涎,且常伴有消化不良。
(2)腮腺機械性損傷有些孩子的父母和親友出於喜愛,經常捏壓孩子的麵頰部,這種做法容易造成腮腺的機械性損傷,導致唾液的分泌量大大超過正常小兒,從而出現流涎。
(3)口腔炎症很多口腔炎症,如卡他性口炎、細菌感染性口炎、皰疹病毒引起的口炎等,均可刺激唾液腺分泌旺盛而導致流涎,此時流出的唾液多為黃色或血色,氣味臭穢,常伴發熱、煩躁不安、拒食等症狀。
唾液及汗液減少是急性全自主神經失調症的臨床表現。急性全自主神經失調症多見於兒童和成年,表現為廣泛自主神經完全或不全麻痹症狀,如視力模糊,瞳孔對光及調節反應異常,瞳孔不等大,淚液、唾液及汗液分泌減少或消失,以及尿瀦留、陽痿、胃腸功能障礙(惡心、嘔吐、大便秘結、腹脹或腹瀉)及體溫調節異常等。
唾液腺腫大:唾液腺黏液囊腫,廣義的川流黏液囊腫包括小川流腺黏液囊腫及舌下腺囊腫,是較為常見的唾液腺瘤樣病變。腮腺囊腫分瀦留性和先天性兩大類,前者很少見。唾液腺良性肥大又稱唾液腺腫大症或唾液退行性腫大,是一種非腫瘤、非炎症性、慢性、再發性、無痛性腫大的唾液腺疾病。
在中醫看來,小兒流涎的原因有脾氣虛寒、脾經蘊熱兩種情況。
一、脾氣虛寒:這種原因流涎,口水清澈,色白不稠,大便不實,小便清長,舌質胖嫩,舌苔薄白。病機為脾陽不足,胃腑虛冷,脾寒則涎無約製而外溢。治療當用溫補脾陽之法,可服溫脾散或六君子湯加木香。
二、脾經蘊熱:這種原因造成的流涎,口水較稠,浸濕胸前,進食時更多,伴有麵色潮紅,大便偏幹,小便短少,舌紅,苔薄黃。其病機或由素體陽盛,或由食積化火,致使脾經積熱,而廉泉不能約製而成。故治療應用清瀉脾熱之法,可服用瀉脾散。
當然,有些小兒症狀不太典型,也缺乏全身症狀的參考依據,對這樣的病例,可以用益智仁、烏藥各100克,石榴皮50克,酒煮山藥150克,搗爛為丸,每日用4次,用淡鹽水衝服。加外,也可在每晚臨睡前用熱水一盆,加入白礬10克,溶化後浸洗雙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