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耳炎
每年因遊泳而引發中耳炎的患者比比皆是。遊泳時,若耳道裏有耵聹(即平時所說的耳屎),耵聹遇水泡脹後就會腐蝕耳道皮膚,或耳道有濕疹也易引發中耳炎。
預防:遊泳前清理耳耵聹,遊泳時可戴上防水耳塞,遊泳後及時將耳內的水清除。
2、婦科病和性病
其實相對於池水,公共設施諸如更衣室、凳子、毛巾、泳衣、欄杆等反而更加容易成為各種性病病原體的傳播途徑,而這些恰恰是大家容易忽略的。幾乎每個遊泳過的人都會在裏麵衝澡,毛巾等洗浴用品常常胡亂搭在欄杆、水龍頭上,這樣很容易傳染性病,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人更是如此,同時也帶來了傳染婦科病的隱患。
預防:盡量不要去人特別多的泳池遊泳,洗浴用品自己放在準備好的袋子裏,換下來的衣服不要亂放。除了毛巾等不能和別人共用之外,也不宜隨手搭在欄杆上。
3、皮膚病
皮膚浸泡在水中的時間越久,感染皮膚病的機會就會增高,因為泡水太久,作為皮膚屏障的角質層越容易出現鬆懈,很容易受到病毒和細菌的侵害,而大多數公共泳池並不會很經常地換水,因此很容易感染真菌性皮膚病,如體癬、足癬、水猴子等。
預防:身上有傷口最好不要遊泳,可增加感染的風險;遊泳結束後,馬上洗澡,將細菌、病菌衝洗掉,降低皮膚病的風險。
4、眼科疾病
遊泳池裏的水常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有輕度刺激性,遊泳後雙眼容易出現輕微的發紅症狀,往往在數十分鍾後會自行消失。但很多遊泳池不需要健康證即可入場,如果和一些患上沙眼、紅眼病的人一池遊泳,病原體會通過池水傳染,健康的人也可能會然上此類疾病。
預防:遊泳時佩戴泳鏡,下水前後都要點眼藥水。遊泳時不要用手揉眼睛,遊泳後及時洗臉洗澡,注意不要與別人共用毛巾。
5、腹瀉
遊泳的水中可能潛伏一些會引起腹瀉的細菌,包括隱孢子蟲、藍氏賈第鞭毛蟲、誌賀氏菌屬和大腸杆菌等。遊泳時如果不小心喝了泳池的水,則可能會發生腹瀉,但腹瀉不一定會在遊泳當天馬上出現,有時甚至在遊泳1-2周後出現。
預防:遊泳後不宜立即進食,以免加重胃腸道負擔,誘使胃腸道疾病的發生。遊泳時戴好鼻夾和耳塞,注意及時換氣,避免嗆水,遊泳後及時清理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