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高血壓常與某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因此當注重健康的孕婦發現自己居然有高血壓時,可能會驚恐莫名。但有一種高血壓隻有在妊娠期才會出現,而且來得如晴天霹靂。當它同時伴隨著其他症象與症狀,像是尿蛋白和體液滯留,醫師就稱之為子癇前症。
很幸運的,子癇前症的預後通常非常好,高達90%在孕期出現高血壓的婦女都能足月產下健康的寶寶。而且因為子癇前症會在生產後消失,大部分的媽媽都能在寶寶出生後幾天,回複到原先的健康狀況。有些婦女屬於此症的高危險群,像是懷多胞胎的、體重過重、已經有高血壓的,或者患有腎髒病或糖尿病的婦女。子癇前症有家族遺傳,如果你的媽媽或姊妹患有此症,你患此症的可能性也會增加。但有高達70%的子癇前症孕婦並沒有任何的危險因素。子癇前症之所以危險,在於它會讓孕婦的身體變化與正常的妊娠相反。通常,婦女在懷孕期間體內循環的血流量會增加,以便供應自身和胎兒所需,血管也會比以前擴張。但當孕婦病患子癇前症時,血管卻會緊縮,造成通過的血流量降低,血壓升高,而器官包括子宮所獲得的血液因而減少。
懷孕期間,子癇前症發生愈早且症狀愈嚴重,對母親和胎兒愈不利。針對子癇前症最簡單、也是最常用的處方就是靜養。這可以降低孕婦的血壓,幫助胎兒獲得更多的血液。醫師可能建議你在家臥床靜養,或讓你住院。你也可能拿到一些降血壓及預防痙攣的藥物,後者通常是硫酸鎂。如果繼續懷孕的風險很大,醫師會決定提早分娩。事實上,子癇前症是造成早產最常見的原因,通常是為了保護母親的健康。
先前懷孕就曾病患早發性且嚴重的子癇前症的婦女,再次壞孕時,有40%機率病患嚴重的子癇前症。過去研究人員對使用諸如阿斯匹靈或鈣片等藥物,來預防此症寄予厚望,但不幸的,他們的努力並未成功。雖然這些藥物對孕婦的療效尚未被證實,你的醫師還是可能會使用它們,因為它們很安全,而且有些證據間接顯示,它們對處於最高危險的婦女可能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