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當前位置: 首頁>> 中藥大全>> 根莖類>> 柴胡

柴胡

(別名:地熏、茈胡(《本經》),山菜、茹草(《吳普本草》),柴草)

簡介北柴胡: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6~15cm,直徑0.3~0.8cm。根頭膨大,頂端殘留3~15個莖基或短纖維狀葉基,下部分枝。表麵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麵顯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根較細,圓錐形,頂端有多數細毛狀枯葉纖維,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麵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細密環紋。質稍軟,易折斷,斷麵略平坦,不顯纖維性。具敗油氣。

圖片點擊查看柴胡圖片

1

歸經

苦,微寒。 歸肝、膽經。

2

孕婦能吃嗎

孕婦慎服,孕期不能用藥,以免造成胎兒發育不良。

3

功效與作用

和解表裏,疏肝,升陽。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官脫垂,脫肛。

4

適宜人群

(1)治療感冒常與葛根、羌活等同用。柴胡有較佳的退熱作用,邪在少陽、寒熱往來,常與黃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湯);對瘧疾症,柴胡又可與草果、青皮等配伍應用。柴胡既具良好的疏肝解鬱作用,又為疏肝諸藥之向導,是治肝氣鬱結之要藥。對胸肋疼痛無論內由肝鬱、外因傷仆皆可應用;凡見肝氣鬱結所致的月經不調或痛經等,均可與當歸、白芍、香附、鬱金等藥同用。柴胡藥性升浮,配黨參、黃耆等補氣藥物,對氣虛下陷的久瀉脫肛、子宮下垂等症,有升舉陽氣作用。
(2)柴胡一藥,具有輕清升散,又能疏泄的特點。既能透表退熱、疏肝解鬱,又可用於升舉陽氣。因此,它在臨床上是一味既可用於實症,又可用於虛症的藥物。由於配伍不同而可發揮它各種不同的功效,如:配葛根、羌活,則發汗解表;配黃芩、青蒿,則透表泄熱;配常山、草果,則截瘧退熱;配香附、鬱金,則疏肝解鬱;配黨參、黃耆、白朮、升麻等,則升舉陽氣。但陰虧津少及肝陽上亢者不宜應用。柴胡與葛根,輕清升散的功用相近似,故在解表退熱時常同用。但各有特長,柴胡能疏肝解鬱,配益氣藥可升陽舉陷,用於子宮脫垂、脫肛,然無生津解渴之功;葛根有生津止渴作用,能生發清陽,用於水瀉,然無疏肝解鬱功能。

5

禁忌人群

真陰虧損,肝陽上升者忌服。

6

經期能吃嗎

經期宜少食,食用過多會導致女性月經不調。

7

副作用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谘詢醫師或藥師。

8

怎麼保存

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相關詞條

    微信掃一掃